當前位置:生活百科幫 >

關於孺子牛典故的百科

孺子牛主人公是誰
  • 孺子牛主人公是誰

  • “孺子牛”出自《左傳·哀公六年》中記載的一個典故,原意是表示父母對子女的過分疼愛。那麼網友們知道孺子牛主人公是誰嗎?感興趣的網友們,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1、齊晏孺子,姜姓,呂氏,名荼,為齊景公的寵妃芮姬所生。2、魯哀公六年(前489年)齊景公病重,命國惠子、高昭子立少子呂...
  • 23109
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全詩
  • 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全詩

  • 俯首甘為孺子牛上一句:橫眉冷對千夫指。出自現代文學家魯迅先生所作的七言律詩《自嘲》,這首詩是一首抒情詩,是作者魯迅從自己深受迫害,四處碰壁中迸發出的憤懣之情,有力地揭露和抨擊了當時國民黨的血腥統治,形象地展現了作者的硬骨頭性格和勇敢堅毅的戰鬥精神。作品原文自嘲運...
  • 20497
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含義是什麼
  • 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含義是什麼

  • “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意思是:俯下身子,甘願為人民大眾服務。“孺子牛”原指小孩子,此處比喻為人民大眾服務,指詩人將希望寄託在小孩子身上。“俯首甘為孺子牛”出自現代文學家魯迅的《自嘲》。《自嘲》魯迅〔近現代〕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
  • 5508
徐孺子賞月的翻譯
  • 徐孺子賞月的翻譯

  • 《徐孺子賞月》的譯文:徐孺子九歲時,曾經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對他說:“假若月亮中沒有什麼東西,是不是會更亮呢?”徐孺子回答道:“不是這樣的。比如人的眼睛裡就有瞳仁,沒有它的話,眼睛一定不會亮的。”《徐孺子賞月》的原文徐儒子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曰:“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明邪?”...
  • 32100
伍子胥典故故事有哪些
  • 伍子胥典故故事有哪些

  • 關於伍子胥的典故有:一夜白頭、七星龍淵、千金報恩。一夜白頭講的是伍子胥攜楚國太子建之子勝逃奔他國,被楚兵一路追殺。扁鵲的弟子東皋公為了幫助他,把二人帶進自己的居所,好心招待,一連七日,卻不談過關之事。伍子胥在等待時,一夜之間白了頭。最終在東皋公朋友的幫助下,順利逃出...
  • 31327
俯首甘為孺子牛上一句是什麼
  • 俯首甘為孺子牛上一句是什麼

  • 俯首甘為孺子牛出自現代文學家魯迅先生所作的七言律詩《自嘲》,這首詩是一首抒情詩,是作者魯迅從自己深受迫害,四處碰壁中迸發出的憤懣之情,有力地揭露和抨擊了當時國民黨的血腥統治,形象地展現了作者的硬骨頭性格和勇敢堅毅的戰鬥精神。那麼俯首甘為孺子牛上一句是什麼呢?1、...
  • 5914
伍子胥的典故成語
  • 伍子胥的典故成語

  • 關於伍子胥的典故有:一夜白頭、七星龍淵、千金報恩。一夜白頭講的是伍子胥攜楚國太子建之子勝逃奔他國,被楚兵一路追殺。扁鵲的弟子東皋公為了幫助他,把二人帶進自己的居所,好心招待,一連七日,卻不談過關之事。伍子胥在等待時,一夜之間白了頭。最終在東皋公朋友的幫助下,順利逃出...
  • 23611
俯首甘為孺子牛的上一句是啥
  • 俯首甘為孺子牛的上一句是啥

  • 俯首甘為孺子牛的上一句是橫眉冷對千夫指。這兩句形容魯迅先生對敵人決不屈服,對人民大眾甘心象牛一樣俯首聽命。這一句話出自魯迅先生的《自嘲》。全文: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
  • 22700
綠帽子的由來與典故
  • 綠帽子的由來與典故

  • 古時候,有一對夫妻。妻子是一位主婦,生得嬌豔可人、風韻猶存,平時在家裡做點針線活,因生得貌美,早就已招來一些狂蜂浪蝶追求;丈夫是一個生意人,要經常到外地去做生意。兩口子的日子過得也富裕,在丈夫外出的日子裡,妻子就不免枕冷襟寒、寂寞難耐。終於有一天,妻子忍不住跟街市一個...
  • 18186
風馬牛不相及的典故出自
  • 風馬牛不相及的典故出自

  • “風馬牛不相及”的典故:齊桓公會盟北方七國準備聯合進攻楚國時,楚成王一邊準備軍隊,一邊派大夫屈完迎上前去質問齊國。“風馬牛不相及”就出自這一次交戰前的脣槍舌劍。這次會談後,中原八國諸侯和楚國一起在召陵訂立了盟約,各自回國去了。成語解釋出處:《左傳·僖公四年》:“君...
  • 14463
孺子牛是指什麼人
  • 孺子牛是指什麼人

  • 指心甘情願為人民大眾服務,無私奉獻的人。“孺子牛”出自《左傳·哀公六年》中記載的一個典故,原意是表示父母對子女的過分疼愛。後來現代偉大文學家魯迅《自嘲》中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名句使“孺子牛”的精神得到昇華,人們用“孺子牛”來比喻心甘情願為人民...
  • 16480
徐孺子賞月文言文中徐孺子的回答妙在哪裡
  • 徐孺子賞月文言文中徐孺子的回答妙在哪裡

  • 《徐孺子賞月》中徐孺子的回答妙在他運用了“偷換概念”這一辯論技巧,在他的回答中,他用“月亮”偷換了“眼睛”的概念,以“眼有瞳仁”證明“有物在其中則亮”從而否定了對方的“月中無物則不亮。”《徐孺子賞月》的出處《徐孺子賞月》出自《世說新語》,原文如下:徐孺子年九歲...
  • 22606
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含義是什麼
  • 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含義是什麼

  • 俯首甘為孺子牛出自魯迅的詩《自嘲》。《自嘲》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32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那麼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含義是什麼呢?1、俯首甘為孺子牛釋義:指俯下身子甘願為老百姓做孺子牛。2、《自嘲》原文: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橫...
  • 4040
孺子可教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 孺子可教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 張良是西漢的一位謀士,有一次,他在橋上遇見一位老人。老人走到張良面前,故意將鞋子扔到橋下,要求張良幫他撿上來,張良照辦了。後來老人要張良五天後到橋上見他,可是張良每次都比老人來得晚。直到一天,張良半夜就來到橋上,終於比老人來得早了。老人便將《太公兵法》送給他,最後張良...
  • 12518
孺子牛比喻的物件
  • 孺子牛比喻的物件

  • 孺子牛是比喻心甘情願為人民大眾服務,無私奉獻的人。“孺子牛”出自《左傳·哀公六年》中記載的一個典故,原意是表示父母對子女的過分疼愛。後來現代偉大文學家魯迅《自嘲》中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名句使“孺子牛”的精神得到昇華,人們用“孺子牛”來比喻心甘...
  • 5322
自嘲原文
  • 自嘲原文

  • 意思:交了不好的運氣我又能怎麼辦呢?想擺脫卻被碰得頭破血流。破帽遮臉穿過熱鬧的集市,像用漏船載酒駛於水中一樣危險。橫眉怒對那些喪盡天良、千夫所指的人,俯下身子甘願為老百姓做孺子牛。堅守自己的志向和立場永不改變,不管外面的環境發生怎樣的變化。“俯首甘為孺子牛”出...
  • 26000
對牛彈琴的典故
  • 對牛彈琴的典故

  • 成語對牛彈琴出自《理惑論》,意思是譏笑聽話的人不懂對方說得是什麼。常用來譏笑說話的人不看物件。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辦任何事情,都必須看物件,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古時候,有位叫公明儀的音樂家,彈琴非常好聽。有一天,他帶著琴到來到郊外,看見遠處有一頭黃牛正在吃草,頓時...
  • 5535
孺子牛精神代表人物
  • 孺子牛精神代表人物

  • 擁有孺子牛精神的典型人物有焦裕祿、時傳祥、孔繁森、王進喜、張連發、雷鋒等。“孺子牛”出自《左傳·哀公六年》,在魯迅的《自嘲》一詩中得到意義上的昇華,比喻那些為人民大眾無私奉獻的人,詩中原句為:“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自嘲》全詩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
  • 5805
孺子牛比喻什麼樣的人
  • 孺子牛比喻什麼樣的人

  • 典故一種常見的意義是指關於歷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傳說。然而部分朋友就想知道,孺子牛比喻什麼樣的人呢?1、比喻:心甘情願為人民大眾服務,無私奉獻的人。2、“孺子牛”出自《左傳·哀公六年》中記載的一個典故,原意是表示父母對子女的過分疼愛。後來現代偉大文學家魯迅...
  • 19771
孺子牛的詩句的意思
  • 孺子牛的詩句的意思

  • “孺子牛”出自中國文學家、思想家魯迅的詩作《自嘲》,原句為: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句話的意思是:對喪盡天良、千夫所指的人怒目而視,為了老百姓甘願俯下身子做孺子牛。孺子牛的出處孺子牛出自《自嘲》,全詩如下: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
  • 31988
俯首甘為孺子牛上一句是什麼
  • 俯首甘為孺子牛上一句是什麼

  • “俯首甘為孺子牛”上一句是“橫眉冷對千夫指”。出自魯迅先生的《自嘲》,形容魯迅先生對敵人決不屈服,俯下身子甘願為老百姓做孺子牛。《自嘲》原文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
  • 24987
孺子牛什麼意思
  • 孺子牛什麼意思

  • 典故一種常見的意義是指關於歷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傳說。然而部分朋友就想知道,究竟孺子牛什麼意思呢?1、意思:原意是表示父母對子女的過分疼愛。後來現代偉大文學家魯迅《自嘲》中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名句使“孺子牛”的精神得到昇華,人們用“孺子牛...
  • 30827
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意思是什麼
  • 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意思是什麼

  • 俯首甘為孺子牛出自現代文學家魯迅先生所作的七言律詩《自嘲》,這首詩是一首抒情詩。那麼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意思是什麼呢?1、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意思是:原義是俯下身子給人們作牛馬。後來又比喻心甘情願的為人民服務,願為人民肝腦塗地。表現出魯迅先生對黨對人民的忠心。2、”俯...
  • 19462
孺子可教講的是誰的故事
  • 孺子可教講的是誰的故事

  • 《孺子可教》講的是張良的故事,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裡所,復返,曰:‘孺子可教矣。’”《孺子可教》的故事張良,字子房。原本是韓國的公子,姓姬,後來因為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隱匿,才改名為張良。有一天,張良來到下邳附近的...
  • 21392
孺子可教的典故
  • 孺子可教的典故

  • 有一天,張良在圯水橋上散步時,有位老人鞋子掉在橋下,老人叫張良幫他把鞋揀起來。張良下橋把鞋撿了起來,老人又叫張良給他把穿上,張良雖然很不高興,但還是恭敬的替老人穿上鞋。鞋子穿好後,老人起身就走了。沒走多遠便返身回來,對張良說道:“你這小夥子值得我指教。五天後的早上,到橋...
  • 9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