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百科幫 >

關於道德情操論出處的百科

《道德情操論》經典語錄有哪些
  • 《道德情操論》經典語錄有哪些

  • 《道德情操論》英國思想家亞當·斯密創作的倫理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759年,那麼《道德情操論》經典語錄有哪些?1、如果一個社會的發展成果不能充分流到大眾手中,那麼它在道義上將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風險的,因為它註定要威脅到社會的穩定。----亞當·斯密2、當維護一個個體與一個...
  • 4573
天若有情的出處
  • 天若有情的出處

  • “天若有情應老”出自晏殊的《喜遷鶯·花不盡》,這是一首贈別詩,詩中作者將離情寫得深摯卻不悽楚,有温柔藴藉之美。《喜遷鶯·花不盡》宋·晏殊花不盡,柳無窮。應與我情同。觥船一棹百分空。何處不相逢。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應老。勸君看取利名場。今古夢茫茫。譯文花落...
  • 25971
天道酬勤出處是哪裏
  • 天道酬勤出處是哪裏

  • 天道酬勤,漢語成語,拼音是tiāndàochóuqín。意思是上天會按照每個人付出的勤奮,給予相應的酬勞。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穫,只要你付出了足夠的努力,將來也一定會得到相應的收穫。那麼天道酬勤出處是哪裏呢?1、出處:出自西周姬昌《周易》中的卦辭。2、原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
  • 16330
道德經是什麼書
  • 道德經是什麼書

  • 道德經是老子的哲學作品。《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
  • 14011
非禮勿視出處
  • 非禮勿視出處

  • 出自孔子《論語》卷六顏淵第十二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 29185
道德經的字數
  • 道德經的字數

  •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81章,全文共約五千字,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道德經》是春秋時期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五千言》,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
  • 9539
道德經全文段落
  • 道德經全文段落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
  • 5425
道德經手抄報
  • 道德經手抄報

  • 1、寫上【道德經】,下面畫出古人在講課。2、右邊畫上邊框,周圍畫上星星和筆。3、最後畫上橫線,塗上顏色就可以了。...
  • 14740
道德經多少章節
  • 道德經多少章節

  • 《道德經》一共有81章,作者是老子。《道德經》分為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道德經》簡介《道德經》又名《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共有81章,是中國...
  • 18627
失道後德失義後禮出自哪裏
  • 失道後德失義後禮出自哪裏

  • “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的意思是:失去了“大道”的規律後就顯示出道德的品質,失去了道德的品質後就顯示出仁的可貴。這句話表現出“道”的基礎性作用,正因為社會偏離了“大道”才有了提倡道德的必要,而道德也丟失時,才需要人為顯露的“仁”。失道而後德的出處“失道而後德,失...
  • 20305
盜亦有道的出處
  • 盜亦有道的出處

  • 【讀音】dàoyìyǒudào【釋義】指小偷也有偷盜的道義,即使是當賊的,也有他們的所謂“行為規範”。【故事】盜跖(zhí)的門徒向盜跖問道:“做強盜也有規矩和準則嗎?”盜跖回答説:“到什麼地方會沒有規矩和準則呢?憑空猜測屋裏儲藏着什麼財物,這就是聖明;率先進到屋裏,這就是勇敢;最...
  • 27376
惟吾德馨出處
  • 惟吾德馨出處

  • 惟吾德馨意思: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覺不到簡陋了)。馨:名詞活用為動詞,有了芳馨。散佈很遠的香氣,這裏指(品德)高尚。“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出自唐代詩人劉禹錫《陋室銘》這是劉禹錫所創作的一篇託物言志駢體銘文。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讚美陋室抒寫自己志行高潔,安貧樂...
  • 17024
道德經多少字數
  • 道德經多少字數

  • 《道德經》一共5162字。《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春秋時期老子的哲學作品。《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為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81章,《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道德經》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
  • 8969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論點是什麼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論點是什麼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個著名論斷。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説,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於政治,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
  • 18856
道德淪喪人性扭曲的出處
  • 道德淪喪人性扭曲的出處

  • 道德淪喪人性扭曲原句是:“這一切的背後是良心的泯滅,還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這句話出自CCTV12播出的節目《道德觀察》。道德淪喪人性扭曲原句“道德淪喪人性扭曲”這句話在網絡上十分流行,但很多人早已不知道它最早的出處,其實它是出自CCTV12的一個法制節目《道德...
  • 29253
道德經是誰寫的
  • 道德經是誰寫的

  • 《道德經》是道教的著作。《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所著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
  • 5494
什麼是道德綁架
  • 什麼是道德綁架

  • 道德綁架是一個貶義詞,指的是人們以道德的名義利用過高的、甚至不切實際的標準來要求、脅迫或攻擊別人,並左右其行為的一種現象。簡單來説,道德綁架就是利用道德名義脅迫或攻擊他人。利用道德名義脅迫或攻擊他人所謂的“道德綁架”,可能是在用聖人或超人的標準要求普通人,用美...
  • 18423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論點論據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論點論據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孫丑下》,指站在正義、仁義方面,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持幫助;違背道義、仁義,必然陷於孤立。文章通過對“天時”、“地利”、“人和”,並將這三者加以比較,層層遞進。論證了“天時不如...
  • 28223
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出處
  • 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出處

  • “女子無才便是德”出自明末清初張岱的《公祭祁夫人文》,這句話的意思是認為婦女無須有才能,只需順從丈夫就行。張岱是明清之際的史學家、文學家,一名維城,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陶庵老人、蝶庵、古劍老人、古劍陶庵、古劍陶庵老人、古劍蝶庵老人,晚年號六休居士,浙江山陰人,祖...
  • 27095
君子論跡不論心出自哪
  • 君子論跡不論心出自哪

  • “君子論跡不論心”出自清代王永彬的《圍爐夜話》,原文為“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少完人”。這句話的意思是:天下的惡事裏,淫亂是最惡的事;要評論一個人的善惡,要看他做的事情,而不是看他的心裏怎麼想;如果心裏產生過邪念的人就算壞人,那麼世上就沒有好人了。《圍爐夜話...
  • 21079
替天行道的出處
  • 替天行道的出處

  • 【讀音】tìtiānxíngdào【釋義】代上天主持公道。封建社會裏農民起義多以此作為動員、組織羣眾的口號。【故事】林沖到梁山投奔王倫時,王倫見他虎背熊腰,一表人才,擔心自己的地位不保,便冷言推辭。正在為難時,只見門外闖進幾個大漢,來人是晁蓋、吳用等人,來此聚義,希望王倫收...
  • 14686
《道德經》誰寫的
  • 《道德經》誰寫的

  • 《道德經》,又名《老子》,由戰國時期道家學派整理而成,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那麼《道德經》誰寫的呢?1、道德經是老子的哲學作品。《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道德經分上...
  • 31797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論據是什麼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論據是什麼

  • 1、商湯伐夏桀,夏桀失道寡助,商湯得道多助。商朝的湯討伐夏朝的桀,夏朝的桀沒有道義,沒人幫助她,商朝的湯有道義,有很多人幫助他。2、周武王姬發伐商紂,商紂王失道寡助。周武王姬發討伐商朝的紂時,商朝的紂沒有道義,所以沒有人幫他,而姬發恰恰相反。3、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失道寡助,陳...
  • 8593
曹操煮酒論英雄是什麼意思
  • 曹操煮酒論英雄是什麼意思

  • 劉備在家裏種菜掩飾身份,曹操派人請劉備到小亭青梅煮酒。曹操説:當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兩個。劉備一聽,吃了一驚,手中筷子不知不覺掉在地下,正巧雷聲大作,劉備説是因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曹操認為劉備是個胸無大志,膽小如鼠的庸人,曹操之後再也沒有懷疑劉備。《煮酒論英雄》是...
  • 31076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出自何處
  •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出自何處

  •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的意思是“積累善行,養成良好的品德,於是就能達到很高的精神境界,智慧就能得到發展,”是著名的名言名句,下面一起看看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出自何處?1、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出自《荀子·勸學》。2、積善成德:積善成德,就是善行好事,長期積小善為大德,就會形成一種高...
  • 15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