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百科幫 >

生活

> 小暑節氣的物候現象

小暑節氣的物候現象

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小暑意味着酷暑的開始,天氣逐漸炎熱,陽光熾烈,人們需要注意防暑降温。那麼,小暑節氣來臨吃什麼食物?下面跟隨天奇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小暑吃啥 小暑節氣的物候現象

小暑吃啥

1、吃三寶:“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的到來,意味着即將進入三伏天。此時,天氣炎熱,人體出汗多消耗大,養生保健一定要注意補充體力,解熱防暑。民間在這個時節素有吃三寶——黃繕、蜜汁藕、綠豆芽的習俗。

2、吃餃子:伏天民諺有“頭伏蘿蔔二伏菜,三伏還能種養麥”,“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伏日人們食慾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3、伏面:伏日吃麪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這裏的湯餅就是熱湯麪。《荊楚歲時記》中説:“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五月是惡月,六月亦沾惡月的邊兒,故也應“辟惡”。伏天還可吃過水麪、炒麪。

4、吃羊肉: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稱為“”吃伏羊”,這種習俗可上溯到堯舜時期,在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説法。徐州人對吃伏羊的喜愛莫過於當地民謠“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

5、食新:過去民間有小暑“食新”的習俗,即在小暑過後嘗新米,農民將新割的稻穀碾成米後,做好飯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然後人人吃嘗新酒等。

小暑節氣的物候現象

元代文人吳澄編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他根據黃河流域周邊地區景物結合二十四節氣特點,將一年二十四節氣分成“七十二候”,每個節氣分成三候。小暑三候為:“一候温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

小暑時節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而是所有的風中都帶着熱浪;《詩經•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牀下。”文中所説的八月即是夏曆的六月,即小暑節氣的時候,由於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牆角下以避暑熱;在這一節氣中,老鷹因地面氣温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

小暑吃啥 小暑節氣的物候現象 第2張

描寫小暑節氣的詩句

1、《小暑六月節》唐·元稹:倏忽温風至,因循小暑來.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户痛深青鎮,階庭長綠苔.鷹鶴新習學,蜷蜂莫相催。

2、《消暑》唐·白居易: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

3、《納涼》北宋·秦觀:攜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牀。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4、《小暑金將伏》唐·武元衡:才非谷永傳,無意謁王侯小暑金將伏,微涼麥正秋。遠山依枕見,暮雨閉門愁。更憶東林寺,詩家第一流。

5、《送魏正則擢第歸江陵》唐·武元衡:客路商山外,離筵小暑前。高文常獨步,折桂及韶年。關國通秦限,波濤隔漢川。叨同會府選,分手倍依然。

6、《夏日》朱熹:季夏園木暗,窗户貯清陰。長風一掩苒,眾綠何蕭摻。玩此消永晝,冷然滌幽襟。俯仰無所為,聊復得此心。

7、《夏夜追涼》楊萬里: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京不是風.

8、《墨竹三首·隔溪煙雨》: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青奴初薦枕,黃缸亦升堂。鳥語竹陰密,雨聲荷葉香。晚涼無一事,步屟到西廂。

9、《久雨六言四首》南宋·劉克莊:平陸莽為巨浸,晴空變作漏天。明朝是小暑節,重黴必大有年。

10、《苦熱》南宋·陸游萬瓦鱗鱗若火龍,日車不動汗珠融。無因羽翮氛埃外,坐覺蒸炊釜甑中。

此時正值農作物生長的關鍵時期,農民們要做好田間管理,確保作物的順利生長。同時,小暑也是人們享受夏日樂趣的時候,可以到户外遊玩、野餐、游泳等,盡情感受夏季的熱情與活力。

標籤: 物候 節氣 小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bkb.com/zh-mo/shenghuo/pnlo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