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百科幫 >

關於子不學下一句的百科

子不學下一句是什麼
  • 子不學下一句是什麼

  • 中國擁有著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大國。各種傳統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那麼子不學下一句是什麼呢?1、子不學下一句:斷機杼。2、出自《三字經》節選: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3、譯文:人出生之初,...
  • 12655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下一句
  •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下一句

  •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的下一句是:焉可等閒視之。這兩句話的意思是:君子要遠離危險的地方,不可以將其視作平常而無視。這句話意思是:君子會懂得防患於未然,懂得預先覺察潛在的危險,並採取防範措施。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的意思“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有兩層意思,既可以理解為對君...
  • 9065
龍生九子下一句是啥
  • 龍生九子下一句是啥

  • “龍生九子”的下一句是“不成龍,各有所好”。龍王的九個兒子分別是囚牛、睚眥、嘲風、蒲牢、狻猊、贔屓、狴犴、負屓、螭吻,他們個個神通廣大。老大囚牛精通樂理,老二睚眥英勇無比,老三嘲風平生好險,老四蒲牢喜好鳴叫,聲音洪亮,老五狻猊喜靜好坐,老六贔屓力大無窮,老七狴犴明辨是...
  • 20757
百聞不如一見下一句是什麼
  • 百聞不如一見下一句是什麼

  • “百聞不如一見”下一句是“百見不如一干”。意思是聽人家說不如自己去看,看一百遍不如親自動手做一遍。這兩句話出自東漢班固的《漢書·趙充國傳》,語出漢朝名將趙充國之口。漢宣帝時期,北部邊境飽受羌族侵擾。宣帝準備起用趙充國帶兵平叛,於是宣帝派人前去問趙充國:“皇上請...
  • 15774
子不教父之過下一句是
  • 子不教父之過下一句是

  • 子不教父之過下一句是教不嚴,師之惰。這句話出自《三字經》,意思是如果教養孩子只是供給孩子吃穿而不好好教育的話,就是父親的過錯了。如果老師在教育學生不嚴格要求,那就是老師的懶惰了。...
  • 26376
子不教父之過的下一句是什麼
  • 子不教父之過的下一句是什麼

  • 中國文化歷史悠久,自古以來,有很多名人志士留下了令人深思的名言警句,那麼子不教父之過的下一句是什麼呢?1、子不教父之過的下一句:教不嚴,師之惰。2、“子不孝,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這句話出自《三字經》。3、譯文:“僅僅是供養兒女吃穿,而不好...
  • 23381
少年不知勤學苦下一句
  • 少年不知勤學苦下一句

  • “少年不知勤學苦”的下一句是老來方悔讀書遲。“少年不知勤學苦,老來方悔讀書遲”出自《警世賢文之勤奮篇》。這句話的意思是年輕的時候不知道好好發奮讀書,到變老的時候才知道後悔沒有努力讀書。實際上,是在警示後人要在年輕的時候努力學習,不要等到老了再後悔。《警世賢文...
  • 8879
子不教父之過的下一句是什麼
  • 子不教父之過的下一句是什麼

  • 子不教,父之過的下一句是教不嚴,師之惰。“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這兩句話的意思是不好好教育子女,是父母的過錯;不能做到嚴格要求學生,是老師的懶惰。這句話出自中國傳統蒙學之一《三字經》,包含了做人做事的道理。...
  • 8965
為學患無疑的下一句
  • 為學患無疑的下一句

  • 為學患無疑的下一句是疑則有進。全文“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出自宋代陸九淵的《語錄下》。意思是學習最怕沒有疑問,有疑問學習就能有進步。這是有關學習態度方面的問題。作者認為學習中要不斷提出疑問,帶著疑問學,必有長進。有不懂之處,知識掌握有缺陷...
  • 16948
蝨子多了不怕癢下一句是什麼
  • 蝨子多了不怕癢下一句是什麼

  • 蝨子多了不咬人,債務多了不愁人。蝨多不癢,債多不愁,漢語成語,意思是蝨子多了反而不覺得瘙癢,債多了也反而不愁。比喻遭遇的事情一多,反而會覺得無所謂。俗語,是漢語語彙裡為群眾所創造,並在群眾口語中流傳,具有口語性和通俗性的語言單位,是通俗並廣泛流行的定型的語句,簡練而形象化...
  • 5823
學而不思則罔下一句是什麼
  • 學而不思則罔下一句是什麼

  • 中國擁有著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大國,各種傳統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那麼學而不思則罔下一句是什麼呢?1、學而不思則罔下一句:思而不學則殆。2、這句話的意思是:學習的時候不去思考就會有疑惑,思考的時候不去學習就會陷入困境,就不知如何下手去學習知識。3、“...
  • 6508
小女才疏學淺後一句
  • 小女才疏學淺後一句

  • 1、小女才疏學淺,學問不深。2、小女才疏學淺,不通政事。3、小女才疏學淺,目不識丁。4、小女才疏學淺,學疏才淺。5、小女才疏學淺,四六不通。成語解釋:才疏學淺【解釋】才能低、學問淺。【近義詞】學疏才淺、目不識丁、四六不通、胸無點墨、詮才末學、薄才疏、德薄能鮮、賜牆及...
  • 10629
的下一句是什麼 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的下一句
  • 的下一句是什麼 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的下一句

  • “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的下一句是“相輔而行者也”,出自清代劉開的《問說》。問說,即為關於求學應當勤問的論說。本文的中心論點為“君子之學必好問”,敘述了“問”在學習的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原文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
  • 20827
學生問老師可以用不恥下問嗎
  • 學生問老師可以用不恥下問嗎

  • 上一句是“敏而好學”,出自《論語·公冶長》第五篇: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意思天資聰明而又好學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學識比自己差的人請教為恥,形容謙虛好學。《論語》簡介《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
  • 17334
君子懷德下一句是啥
  • 君子懷德下一句是啥

  • 君子懷德下一句是小人懷土,意思是君子每天惦記著的是自己的道德問題,而小人每天掛念的就是自己家的房子或者自己有多少錢,不會想到天下的事。...
  • 16828
少年不知勤學苦的下一句是什麼
  • 少年不知勤學苦的下一句是什麼

  • 少年不知勤學苦意思是:年少的時候不知道勤奮刻苦地學習,出自唐代詩人顏真卿的七言古詩《勸學》。那麼少年不知勤學苦的下一句是什麼呢?1、少年不知勤學苦的下一句是老來方悔讀書遲。2、原文: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3、白話譯文:每天三...
  • 10184
比上不足下一句是什麼
  • 比上不足下一句是什麼

  • 比上不足下一句:比下有餘。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是bǐshàngbùzú,bǐxiàyǒuyú,意思是趕不上前面的,卻超過了後面的。語出漢·趙岐《三輔決錄》。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這是滿足現狀,不努力進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話,有時也用來勸人要知足。...
  • 6517
事世洞明皆學問下一句
  • 事世洞明皆學問下一句

  • 原句應是“世事洞明皆學問”,下一句是“人情練達即文章”。該句出自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中的寧府上方對聯。“世事”二句意思是把人情世故弄懂就是學問,有一套應付本領也是文章。上下句是互文。練達,老練通達。...
  • 8244
花中君子的下一句是哪一句
  • 花中君子的下一句是哪一句

  • 花中君子的下一句是海棠花內神仙。這句話的原文是:植物非一,故有萬卉之名;谷種甚多,故有百穀之號。如茨如樑,謂禾稼之蕃;惟夭惟喬,謂草木之茂。蓮乃花中君子,海棠花內神仙。國色天香,乃牡丹之富貴;冰肌玉骨,乃梅萼之清奇。這句原文的意思是:植物並非只有一種,所以有“萬卉”的名稱。...
  • 11051
前事不忘的下一句是什麼
  • 前事不忘的下一句是什麼

  • “前事不忘”的下一句是“後事之師”,這句話常用來比喻人們應當牢記以前的經驗教訓,作為今後行事的借鑑。這句話出自《戰國策·趙策一》:“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典故公元前379年,齊威王即位。齊威王剛臨政之時,不問國事,整日只知道飲酒作樂,國家日漸衰敗,...
  • 13553
黑髮不知勤學早下一句是什麼
  • 黑髮不知勤學早下一句是什麼

  • “黑髮不知勤學早”的意思是但如果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後悔自己年少時為什麼不知道要勤奮學習。下面一起來看看黑髮不知勤學早下一句是什麼?1、“黑髮不知勤學早”的下一句是:“白首方悔讀書遲”。這句詩出自唐朝詩人顏真卿所寫的一首七言古詩《勸學》。2...
  • 17121
鍥而不捨的下一句是什麼
  • 鍥而不捨的下一句是什麼

  • “鍥而不捨”的下一句“金石可鏤”。意思是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麼金石也能雕刻成功。這句話出自戰國時期荀子所作的《勸學》,文章分別從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的態度以及學習的內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論說了有關學習的問題,較為系統地體現了荀子的教育思想。荀子,戰國末期...
  • 28826
知不足者好學的下一句是什麼
  • 知不足者好學的下一句是什麼

  • 中國擁有著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大國,各種傳統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那麼知不足者好學的下一句是什麼呢?1、知不足者好學的下一句是:恥下問者自滿。2、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的意思是:知道自己不足的人謙遜好學,以向別人請教為恥的人驕傲自滿。能夠認識到自...
  • 24258
玉不琢不成器的下一句是什麼
  • 玉不琢不成器的下一句是什麼

  • “玉不琢,不成器”的下一句是“人不學,不知義”。意思是玉不打磨雕刻,不會成為精美的器物;而人要是不懂得學習,就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這句話出自《三字經》。《三字經》是中國的傳統啟蒙教材,相傳為宋代王應麟所著。《三字經》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
  • 18190
不負韶華下一句
  • 不負韶華下一句

  • 不負韶華沒有下一句,只有上一句,原句為:以夢為馬,以汗為泉,不忘初心,不負韶(sháo)華。出自《以夢為馬》,是當代詩人海子的著名詩篇。這句話的意思是:把自己的夢想作為前進的方向和動力,莫要辜負自己美好的青春年華。“馬”在這裡是指動力,亦有希望的意思。韶華指美好的時光、美好...
  • 18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