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百科幫 >

關於宮之奇諫假道原文的百科

《宮之奇諫假道》原文是什麼
  • 《宮之奇諫假道》原文是什麼

  • 我國的文化發展歷程中,古詩詞一直以來都是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中國古詩有很多,那麼《宮之奇諫假道》原文是什麼呢?1、《宮之奇諫假道》出自《左傳·僖公五年》。公元前655年晉國向虞國借道攻打虢國,是要趁虞國的不備而一舉兩得,即先吃掉虢國,再消滅虞國。具有遠見卓識的虞國大...
  • 23156
天之道也全文
  • 天之道也全文

  • 文言文原文翻譯為:“誠”這種自然的道理,是萬千事物的開始與結束,沒有“誠”,就不存在這萬千事物了。所以,君子把“誠”看得非常貴重,“誠”,並不只是為了成就自己而已,而是要用它來成就這所有的萬千事物。這(體現的)是仁善,成就萬物,(體現的)是明智。仁和智是本性的功用,是自身和外物合...
  • 31775
諫逐客書翻譯和原文
  • 諫逐客書翻譯和原文

  • 《諫逐客書》翻譯臣聽說官吏議論驅逐列國入秦的遊說之士,私下認為這是錯誤的。從前穆公訪求賢士,西面從西戎得到了由余,東面從宛地得到了百里奚,從宋國迎來了蹇叔,從晉國得來了丕豹、公孫支。這五位人物,不出生在秦國,但穆公重用他們,兼併了二十個諸侯國,於是稱霸西戎。孝公採用商...
  • 28439
諫逐客書翻譯和原文
  • 諫逐客書翻譯和原文

  • 《諫逐客書》翻譯臣聽說官吏議論驅逐列國入秦的遊說之士,私下認為這是錯誤的。從前穆公訪求賢士,西面從西戎得到了由余,東面從宛地得到了百里奚,從宋國迎來了蹇叔,從晉國得來了丕豹、公孫支。這五位人物,不出生在秦國,但穆公重用他們,兼併了二十個諸侯國,於是稱霸西戎。孝公採用商...
  • 14444
大道之行也的原文翻譯
  • 大道之行也的原文翻譯

  • 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翻譯在大道施行的...
  • 30596
鄒忌諷齊王納諫原文和翻譯賞析
  • 鄒忌諷齊王納諫原文和翻譯賞析

  • 《鄒忌諷齊王納諫》原文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
  • 31437
鄒忌諷齊王納諫原文翻譯和賞析
  • 鄒忌諷齊王納諫原文翻譯和賞析

  • 《鄒忌諷齊王納諫》翻譯鄒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容貌光豔美麗。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著鏡子,對他的妻子說:“我與城北的徐公相比,誰更美麗呢?”他的妻子說:“您美極了,徐公怎麼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齊國的美男子。鄒忌不相信自己會比徐公美麗,於是又問他的小妾說:“我...
  • 10307
鄒忌諷齊王納諫原文及翻譯
  • 鄒忌諷齊王納諫原文及翻譯

  • 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5933
鄒忌諷齊王納諫註釋
  • 鄒忌諷齊王納諫註釋

  • 《鄒忌諷齊王納諫》原文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
  • 4499
黔之驢原文朗讀
  • 黔之驢原文朗讀

  • 黔之驢——柳宗元黔無驢,有好(hào)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憖憖(yìn)然,莫相知。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後,終不敢搏。稍近,益狎(xiá),蕩倚衝冒。驢不勝怒,蹄之。虎因...
  • 14946
諫太宗十思疏原文
  • 諫太宗十思疏原文

  • “董”的意思:督責。“雖董之以嚴刑”的翻譯:即使用嚴酷的刑罰來督責(人們)。“雖董之以嚴刑”出自《諫太宗十思疏》,《諫太宗十思疏》是魏徵於貞觀十一年(637)寫給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勸諫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積其德義。《諫太宗十思疏》原文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
  • 11272
答司馬諫議書原文
  • 答司馬諫議書原文

  • “辟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翻譯:抨擊不正確的言論,駁斥巧辯的壞人,(這)不能算是拒絕接受(他人的)規勸。“辟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出自北宋文學家王安石所寫的《答司馬諫議書》,篇中對司馬光加給作者的“侵官、生事、徵利、拒諫、怨謗”五個罪名逐一作了反駁,並批評士大夫階層的因循...
  • 31566
阿房宮賦原文
  • 阿房宮賦原文

  • 《阿房宮賦》原文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云何龍?複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
  • 22800
鄒忌諷齊王納諫原文及翻譯
  • 鄒忌諷齊王納諫原文及翻譯

  • 《鄒忌諷齊王納諫》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
  • 24043
諫逐客書賞析
  • 諫逐客書賞析

  • 《諫逐客書》原文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東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來丕豹、公孫支於晉。此五子者,不產於秦,而穆公用之,並國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惠王用張儀之計,拔...
  • 11735
諫逐客書原文
  • 諫逐客書原文

  • 《諫逐客書》翻譯臣聽說官吏議論驅逐列國入秦的遊說之士,私下認為這是錯誤的。從前穆公訪求賢士,西面從西戎得到了由余,東面從宛地得到了百里奚,從宋國迎來了蹇叔,從晉國得來了丕豹、公孫支。這五位人物,不出生在秦國,但穆公重用他們,兼併了二十個諸侯國,於是稱霸西戎。孝公採用商...
  • 8162
答司馬諫議書原文
  • 答司馬諫議書原文

  • “所操之術多異故也”翻譯:(這是因為我們)所持的政治主張和方法大多不同。“所操之術多異故也”出自北宋文學家王安石所寫的《答司馬諫議書》,篇中對司馬光加給作者的“侵官、生事、徵利、拒諫、怨謗”五個罪名逐一作了反駁,並批評士大夫階層的因循守舊,表明堅持變法的決心。言...
  • 23234
國中文言文鄒忌諷齊王納諫原文賞析
  • 國中文言文鄒忌諷齊王納諫原文賞析

  • 《鄒忌諷齊王納諫》賞析文章以“孰美”的問答開篇,繼寫鄒忌暮寢自思,尋找妻、妾、客人讚美自己的原因,並因小悟大,將生活小事與國大事有機地聯絡起來。由自己的“敝”,用類比推理的方法婉諷“王之敝甚”,充分顯示了鄒忌巧妙的諷諫藝術與嫻熟的從政謀略。鄒忌正是以自身的生活體...
  • 7460
取之有道原文是什麼
  • 取之有道原文是什麼

  • “取之有道”的上一句是“君子愛財”。“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出自《增廣賢文》。《增廣賢文》是一部古訓集、民間諺語集,又名《昔時賢文》、《古今賢文》。《增廣賢文》為中國古代兒童啟蒙書目,其書名最早見之於明代萬曆年間的戲曲《牡丹亭》,由此可推知此書最遲寫成於萬曆年...
  • 24363
雖董之以嚴刑 振之以威怒翻譯 諫太宗十思疏原文
  • 雖董之以嚴刑 振之以威怒翻譯 諫太宗十思疏原文

  • “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翻譯:即使用嚴酷的刑罰來督責(人們),用威風怒氣來嚇唬(人們)。“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出自《諫太宗十思疏》,《諫太宗十思疏》是魏徵於貞觀十一年(637)寫給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勸諫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積其德義。《諫太宗十思疏》原文諫太宗十思疏臣...
  • 22916
六國論原文
  • 六國論原文

  • “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翻譯:用侍奉秦國的心意禮遇天下非凡的人才。“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出自蘇洵的政論文代表作品《六國論》。《六國論》提出並論證了六國滅亡“弊在賂秦”的精闢論點,“借古諷今”,抨擊宋王朝對遼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誡北宋統治者要吸取六國滅亡...
  • 21756
晏子勸諫原文及翻譯
  • 晏子勸諫原文及翻譯

  • 《晏子勸諫》節選第一段翻譯:有人得罪了齊景公,齊景公感到非常生氣,於是命令下人把他綁在大殿上,準備對他處以分屍這種極重的刑罰,並且言明假若有人膽敢對他進行勸阻,一律格殺勿論,晏子用左手抓著人犯的頭,用右手拿著刀。抬頭問景公:“古時聖王明君肢解人犯時,不知先從人犯的哪個部...
  • 23721
禮記·大學之道《大學》原文
  • 禮記·大學之道《大學》原文

  • 大學之道中的道是方法的意思。“大學之道”是儒學經典《大學》開篇第一句,大學之道,在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意思是:大德之人講習的學問道理,在於發揚人們天賦的善良美德;在於革除舊習,勉做新人;在於歸宿到才德完美無缺的最高境界。禮記·大學之道《大學》原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 22169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譯是什麼
  •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譯是什麼

  • 《大道之行也》是出自西漢禮學家戴聖編著的《禮記》中的一篇散文。此文是為闡明儒家思想中“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和古人追求的“天下為公”的理想社會模式。那麼《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譯是什麼呢?1、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 27416
答司馬諫議書原文
  • 答司馬諫議書原文

  • “議法度而修之於朝廷”翻譯:議訂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決定)。“議法度而修之於朝廷”出自北宋文學家王安石所寫的《答司馬諫議書》,篇中對司馬光加給作者的“侵官、生事、徵利、拒諫、怨謗”五個罪名逐一作了反駁,並批評士大夫階層的因循守舊,表明堅持變法的決心。言辭犀利...
  • 20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