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百科幫 >

關於大而化之典故的百科

大而化之是什麼意思
  • 大而化之是什麼意思

  • 大而化之,漢語成語,拼音是dàérhuàzhī,那麼網友們知道大而化之是什麼意思嗎?感興趣的網友們,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1、大而化之原指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後形容做事情不夠謹慎,疏忽大意。2、成語典故:《孟子·盡心下》:“大而化之謂聖。”3、成語用法:緊縮式;作謂語;比喻做事馬...
  • 21173
而立之年是幾歲
  • 而立之年是幾歲

  • 而立之年是30歲。而立之年出自《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後來就用“而立”來指人30歲。30歲就要成家立業,講的是男人三十是而立之年,要獨立生活了。春秋時期,孔子在魯國政壇受排擠後,帶領弟子們周遊列國,經歷衛、鄭、陳、晉等地碰壁後,在蔡國閒...
  • 19832
中國成語典故之都
  • 中國成語典故之都

  • 中國成語典故之都指的是邯鄲市,據不完全統計,與邯鄲有關的成語典故多達1500多條。邯鄲是中華文化重要的發祥地之一,8000年前,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戰國時期,邯鄲為趙國都城,“邯鄲”二字作為地名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走在邯鄲的街頭巷尾,隨處可見成語...
  • 7598
才高八斗由什麼典故而來
  • 才高八斗由什麼典故而來

  • “才高八斗”出自《南史•謝靈運傳》,指的是謝靈運曾說:天下的文學之才總共一石,其中曹子建(曹植)獨佔了八斗,我的才學佔一鬥,天下其他人共分一斗。謝靈運的這句“才高八斗”成了才學出眾的代名詞。那麼才高八斗由什麼典故而來呢?1、南朝宋國有謝靈運,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山水詩...
  • 13886
千金買骨由什麼典故而來
  • 千金買骨由什麼典故而來

  • “千金買骨”指用重金去買良馬的骨頭。比喻重視人才,渴望得到人才。那麼千金買骨由什麼典故而來呢?1、“千金買骨”出自《戰國策•燕策一》,說的是古代一侍臣為君王買千里馬,卻只買了馬骨頭回來,君大怒,侍臣解釋說:大家見君王連馬骨頭都肯重金買,會認為君王是真正想要高價買...
  • 8444
才高八斗出自於哪個典故
  • 才高八斗出自於哪個典故

  • “才高八斗”是南朝詩人謝靈運對三國時期詩人曹植的評價,出自南北朝時期的宋朝無名氏著的《釋常談·鬥之才》。南北朝時期的詩人謝靈運曾言: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這句話後來變成了一句成語:才高八斗。謝靈運,名公義,字靈運,小名客兒,陳郡陽夏縣...
  • 5757
“畫餅充飢”由什麼典故而來
  • “畫餅充飢”由什麼典故而來

  • “畫餅充飢”意思是畫個餅來解除飢餓。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或用來欺騙別人。那麼“畫餅充飢”由什麼典故而來呢?1、典故:三國時期,魏國有一個名叫盧毓的人,他是前朝東漢名臣盧植的小兒子。盧毓為人忠厚,學識淵博,在朝中為侍中。在職三年,盧毓對魏明帝曹睿提出過很多好的建議,魏...
  • 19510
食指大動的故事
  • 食指大動的故事

  • 食指大動出自《左傳·宣公四年》:“楚人獻黿於鄭靈公,公子宋與子家將見,子公之食指動。講的是春秋時期,鄭國有兩個公子一個叫宋,一個叫子家,兩個人一起上早朝的時候,公子宋的食指就突然動了一下,他就跟子家說:“看來今天又要有好吃的了,不知道今天可以嚐到什麼美味?”然後就真的有美...
  • 4872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有什麼典故
  •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有什麼典故

  •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是一個俗語,比喻人經過學習或教育之後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學生超過老師或後人勝過前人,那麼網友們知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有什麼典故嗎?1、北魏文人李謐學習很用功,在文學博士孔璠門下做學生,勤奮刻苦,虛心好學,提高很快。幾年後,李謐的學問超過了他的老師孔...
  • 31198
臨大事而不亂臨利害之際不失故常意思
  • 臨大事而不亂臨利害之際不失故常意思

  • “臨大事而不亂,臨利害之際不失故常”的意思:遇到大事時不驚慌失措,遇到利害衝突的時候,不患得患失,保持常態。“臨大事而不亂,臨利害之際不失故常”出自宋代文學家蘇軾,前半句出自宋仁宗嘉祐五年蘇軾應制科考試的試卷《策略四》,“臨利害之際不失故常”出自蘇軾任翰林學士知制誥...
  • 28732
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的意思是什麼
  • 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的意思是什麼

  • 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的意思是:天下有一種真正勇敢的人,遇到突發的情形會毫不驚慌,無緣無故的對他施加侮辱也不會動怒。這句詞是出自蘇軾的《留侯論》。這篇文章根據《史記·留侯世家》所記張良圯下受書及輔佐劉邦統一天下的事例,論證了“忍小忿而就大謀”“養其全鋒...
  • 21086
典故之都指的是哪裡
  • 典故之都指的是哪裡

  • 中國成語典故之都指的是邯鄲市,據不完全統計,與邯鄲有關的成語典故多達1500多條。邯鄲是中華文化重要的發祥地之一,8000年前,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戰國時期,邯鄲為趙國都城,“邯鄲”二字作為地名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走在邯鄲的街頭巷尾,隨處可見成語...
  • 25116
井底之蛙的典故
  • 井底之蛙的典故

  • 成語井底之蛙出自《莊子·秋水》,意思是指井底的青蛙認為天只有井口那麼大。比喻那些見識短淺的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學無止境,無論處世或求學,都要積極進取,不斷的充實自己,這樣才能開闊視野,增廣見聞。從前,有一隻青蛙長年住在一口枯井裡,它對自己生活非常滿意。有一天...
  • 23876
割席之交的故事概括
  • 割席之交的故事概括

  • “割席之交”講的是管寧和華歆是一對好朋友,但是他們鋤草看到金子之後,管寧選擇置之不理,華歆卻將其拾起;讀書的時候,看見有禮服的人經過,管寧專心讀書,華歆卻出去觀看。管寧覺得他們不是一路人,便割席與華歆斷交的故事。原文管寧與華歆,俱為漢末人。初,二人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
  • 28294
故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陰陽之變意思
  • 故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陰陽之變意思

  • 翻譯:所以觀察房屋下面的光影,就知道太陽、月亮的執行,早晚和寒暑季節的變化。《呂氏春秋·慎大覽》中《察今》一文,《察今》是戰國時期呂不韋組織屬下門客們創作的一篇散文。闡述了應當明察當今形勢,因時變法,不宜拘泥古法的道理。以發展的觀點向秦國的統治者說明,法令制度的制...
  • 28971
出自馬陵之戰的成語典故是什麼
  • 出自馬陵之戰的成語典故是什麼

  • 出自馬陵之戰的成語典故是增兵減灶。增兵減灶是出自馬陵之戰的成語,是一種迷惑敵軍的戰術。周顯王二十六年,,魏惠王命龐涓攻打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救,齊國遂派孫臏前往攻打魏國。齊國在佔領了魏國好幾個地方後退兵,龐涓以為齊國膽小怕事,但沒想到孫臏利用馬陵地形埋伏,殲滅了魏軍。...
  • 23957
八拜之交典故是什麼
  • 八拜之交典故是什麼

  • 八拜之交相信這個詞每個人都很熟悉,但是,這“八拜之交”的得名,以及有什麼典故,就不是每個人都知道了,下面一起來看看八拜之交典故是什麼1、八拜之交是指兩家世世代代都有交情,見到對方長輩要行的禮節,也是中國古代社會的交際習俗。2、典故。文彥博聽說李稷待人十分傲慢,心中非常...
  • 20591
而立之年是多少歲
  • 而立之年是多少歲

  • 而立之年出自孔子的《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男性三十歲即稱為而立之年。孔子當時說這句話的情景是在帶領弟子們周遊列國後,屢屢碰壁,和弟子們在蔡國閒居時,他感慨自己的經歷,說自己三十歲開始弘道...
  • 3814
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翻譯
  • 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翻譯

  •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翻譯:如果憑藉偌大國家,卻追隨六國滅亡的前例,這就比不上六國了。原句出自北宋文學家蘇洵政論文代表作品《六國論》,原文如下: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
  • 10878
糟糠之妻典故是什麼
  • 糟糠之妻典故是什麼

  • 糟糠之妻,漢語成語,拼音是zāokāngzhīqī,借指共過患難的妻子。那麼網友們知道糟糠之妻典故是什麼嗎?感興趣的網友們,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1、東漢初年大司空宋弘,為人正直,做官清廉,對皇上直言敢諫。曾先後為漢室推薦和選拔賢能之士三十多人,有的官至相位。光武帝劉秀對他甚...
  • 14634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典故
  •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典故

  • 北魏時期,有個叫李謐的文人學習非常用功,四書五經倒背如流。有一天,他的老師覺得自己教不了他,決定給他推薦一個更加優秀的老師——孔璠。李謐在十八歲時才去拜孔璠為師,經過交談,孔璠覺得這個學生不錯,就把他收下了。有一天天色已晚,由於李謐家離這裡很遠,孔璠便留他在自己家過夜...
  • 13044
而已六國破亡之故事意思
  • 而已六國破亡之故事意思

  • “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的意思是:降低身份追隨六國滅亡的前例。“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出自《六國論》,原句是“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憑著偌大的國家,卻降低身份,追隨六國滅亡的前例,這就比不上六國了。《六國論》的創作背...
  • 11127
捫蝨而談的典故是說誰
  • 捫蝨而談的典故是說誰

  • 《捫蝨而談》的典故:北海人王猛的才能卓越,隱居於華陰。當他聽說桓溫入關後,披著粗布衣服去拜訪他,邊摸著蝨子邊談論當時的大事。桓溫覺得他與眾不同,便問他:“為何三秦的豪傑之士無人前來歸附?”王猛指出這是因為百姓們不知道桓溫的意圖。桓溫聽後,就安排王猛暫任軍謀祭酒。《...
  • 30573
大而化之的近反義詞是什麼
  • 大而化之的近反義詞是什麼

  • 大而化之,漢語成語,拼音是dàérhuàzhī,原指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後形容做事情不夠謹慎,疏忽大意。出自《孟子·盡心下》。那麼大而化之的近反義詞是什麼呢?1、近義詞:粗枝大葉、馬馬虎虎、粗心大意。2、反義詞:認認真真、小心謹慎。以上就是給各位帶來的關於大而化之的近反義...
  • 28454
秦晉之好出自什麼典故
  • 秦晉之好出自什麼典故

  • 春秋時期,秦晉兩國不止一代互相婚嫁。“秦晉之好”泛指兩家聯姻。那麼秦晉之好出自什麼典故?下面一起來看看吧。1、秦穆公為了籠絡公子圉,把自己的女兒懷贏嫁給了他。這在當時的社會來說,是一件親上加親的事,按理關係應該是很穩固的了。2、然而公子圉聽說自己的父親病了,外公家...
  • 1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