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生活百科帮 >

关于孔子的百科

孔子观于周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孔子观于周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孔子观于周庙》原文:孔子观于周庙,有敧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问持满有道乎...
  • 14781
孔子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 孔子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 孔子的哲学思想是:“仁”、“德”、“义”、“礼”,孔子的“仁政”思想是其哲学思想和统治理论的核心。对于“德”的哲学思想,孔子提出“为政以德”和“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两种不同层面的“德”思想。孔子思想中的“义”涉及范围很广,主要指道义、礼义和仁义思想。在...
  • 4764
孔子姓什么
  • 孔子姓什么

  • 提到孔子,大家都不陌生,被后世尊称为孔圣人,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那么孔子姓什么呢?1、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
  • 19831
礼记檀弓下孔子过泰山侧翻译
  • 礼记檀弓下孔子过泰山侧翻译

  • “孔子过泰山侧”出自《苛政猛于虎》,全文翻译为:孔子经过泰山脚下,有一位妇人在坟墓前哭泣,很悲伤的样子。孔子扶着车前的横木听妇人的哭声,让子路询问那个妇人。子路问道:“您这样哭,实在像是连着有了几件伤心事一样。”妇人就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后来我的丈夫又...
  • 22890
勿施于人的前一句是什么
  • 勿施于人的前一句是什么

  • 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本篇中,孔子的几位弟子向他问怎样才是仁。这几段,是研究者们经常引用的。孔子还谈到怎样算是君子等问题。那么勿施于人的前一句是什么呢?1、勿施于人上一句:己所不欲。2、勿施于人己所不欲释义: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亲自强加给对方。3、原文选段:子...
  • 2674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启示是什么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启示是什么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出自《论语》,《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那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启示是什么呢?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
  • 11334
孔子登山打一字谜答案
  • 孔子登山打一字谜答案

  • “孔子登山打一字”的答案是岳。解谜思路:孔子名丘,孔子登山即“丘在山上”,“丘”与“山”字组成“岳”,因此“孔子登山打一字”的答案是岳。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又被称为孔夫子。孔子的介绍孔子创立儒家学派,编纂《春秋》,修订《六经》,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
  • 32394
孔子所说的君子指什么
  • 孔子所说的君子指什么

  • 孔子所说的“君子”指的是人格高尚、道德美好之人。“君子”是孔子的理想化人格,君子的言行以“礼”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以行仁、行义为己任。君子不仅追求仁义,同时需要知和勇,孔子将仁、知、勇当作君子之德。如“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对君子...
  • 14218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怎么写
  •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怎么写

  • 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么我眼中的孔子作文怎么写呢?我眼中的孔子作文(一)推人道,复周礼,功比三皇五帝;创儒手,育桃李,才领万世风骚。复八百载先周礼之乐...
  • 16035
关于孔子的名言警句
  • 关于孔子的名言警句

  •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
  • 10781
孔子收取什么学费
  • 孔子收取什么学费

  • 孔子收的学费是十条肉干。从《论语·述而篇》可以看出: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脩就是十条干肉。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后来,就把学生送给老师的学费叫做“束脩”。解释:束脩,古代民间上下级、亲戚、朋友之间相...
  • 31583
孔子见罗雀者翻译原文
  • 孔子见罗雀者翻译原文

  • 《孔子见罗雀者》的译文:孔子见到用网捕鸟的人,他捉的都是雏鸟。孔子问他说:“只有大鸟抓不到,这是为什么呢?”捕鸟人说:“大鸟容易受惊,所以难以捉到,小鸟贪吃,因此容易捕捉到。如果小鸟跟从大鸟,就捕捉不到了;但是如果大鸟跟从小鸟,也可以捕捉到。”孔子回过头对弟子们说:“容易受...
  • 29734
孔子的弟子有哪些
  • 孔子的弟子有哪些

  • 孔子弟子里的贤人有:颜回、曾参、子思、孟轲、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季路、子游、子夏等等。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子路,名仲由...
  • 30798
孔子属于什么家
  • 孔子属于什么家

  •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祖籍宋国栗邑。他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为体”,渗入了中国人的生活以及文化领域中。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
  • 24825
孔子认为为仁的方法有
  • 孔子认为为仁的方法有

  • 孔子认为能做到“恭、宽、信、敏、惠”就是做到仁了。仁有很多表现形式,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为恭、宽、信、敏、惠。孔子认为施行仁的范围要扩大到全社会。仁是一种共生共处的学问和道德,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仁的核心是仁者爱人,做到仁要推己及人。孔...
  • 25537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原文是什么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原文是什么

  • “大学之道”是儒学经典《大学》开篇第一句。《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那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原文是什么呢?1、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
  • 24711
孔子父亲多大生的孔子
  • 孔子父亲多大生的孔子

  • 晏婴在中国古代史上是非常著名的人物,但是晏子即使再有大智慧,也只能一代人管一代人的事,在晏子去世了几十年后,齐国发生了一场不流血的和平政变,从此彻底实现“田氏代齐”,从春秋到战国,国际局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对于天下无道礼坏乐崩这个局面感到非常不满的,恰恰是对晏子...
  • 26160
白驹过隙下一句是什么
  • 白驹过隙下一句是什么

  • 中国拥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大国。各种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那么白驹过隙下一句是什么呢?1、白驹过隙下一句是忽然而已。2、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这两句话出自《庄子·知北游》,原文为: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意思是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骏...
  • 5112
孔子拜师的故事是什么
  • 孔子拜师的故事是什么

  •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知识还不够渊博,在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一路上风餐露宿,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在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旁边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花白...
  • 18475
孔子谓伯鱼曰的道理是什么
  • 孔子谓伯鱼曰的道理是什么

  • 《孔子谓伯鱼曰》的道理:全文告诉我们学习的作用与重要性,容貌和身体的美丽是不值得夸耀的,而且容貌之美只能远观,让人靠近了也能感到聪明睿智的,只能依靠学习。本文启示人们要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孔子家语》的简介《孔子家语》由孔子门人所撰,记录了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
  • 21746
孔子的故乡是在哪座城市
  • 孔子的故乡是在哪座城市

  •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同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它被后世称为孔圣人,根据其与门下弟子编撰而成的《论语》,更是被奉为儒家经典。那么,孔子的故乡是在哪座城市呢?1、孔子是鲁国陬邑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曲阜。2、曲阜是古代东夷族部落居住地...
  • 23808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什么
  •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什么

  •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他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什么呢?1、孔子的教育思想用八个字来概括的话,就是因材施教,有教无类。2、孔子思想教导人们,教育应当是建立在发现孩子内心优秀和潜质的基础之上,应当是适应人...
  • 7748
晏婴为什么排挤孔子
  • 晏婴为什么排挤孔子

  • 晏婴阻止齐景公任用孔子,是因为他认为孔子奸诈狡猾,能说会道,高傲任性,自以为是,难以领导;他提出的复兴周礼的主张繁琐复杂,难于引导百姓,不但不能强国,还会误国误民,加速国家的灭亡。晏子当时一语中的说出了儒家思想的弊端,终于说服齐景公赶走了孔子。事实上,不仅齐国,孔子后来周游列...
  • 11528
中国名人有哪些人
  • 中国名人有哪些人

  •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伟人,他们对中国的影响非常大,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他们才有今天中国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那么中国名人有哪些人?1、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
  • 27255
德不孤必有邻出自哪个作家
  • 德不孤必有邻出自哪个作家

  • 德不孤必有邻释义: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那么德不孤必有邻出自哪个作家的呢?1、德不孤必有邻出自孔子的《论语。里仁》。2、出处:孔子《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3、德不孤必有邻分析:德,以有比较、合道义而存在。否则,没有了比较、不...
  • 1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