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百科幫 >

關於仁之端也的百科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是什麼意思
  •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是什麼意思

  • 中國擁有着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大國。各種傳統文化有着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那麼惻隱之心仁之端也是什麼意思呢?1、意思是: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開始。2、這句話摘自《孟子·公孫丑章句上·第六節》,孟子的四端說是他性善論的依據,也是孟子所有學說的基礎所在,人見孺子...
  • 9186
仁之端也的意思什麼
  • 仁之端也的意思什麼

  • 中國擁有着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大國,各種傳統文化有着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那麼側隱之心,仁之端也的意思什麼呢?1、側隱之心,仁之端也的意思是同情心是仁的開端,羞恥心是義的開端。2、出自《孟子·公孫丑上》的第六章。《孟子·公孫丑上》是儒家經典著作《孟子》中的...
  • 21196
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遊玩山水的樂趣,領會在心裏,寄託在喝酒上。出自:醉翁亭記。《醉翁亭記》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篇文章。宋仁宗慶曆五年(1045年),參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讒離職,歐陽修上書替他們分辯,被貶到滁州做了兩年知州。到任以後,他內心抑鬱,但還能發揮“寬簡而不擾”的作風,取得了某些政績...
  • 11741
世之有飢穰天之行也翻譯
  • 世之有飢穰天之行也翻譯

  • “世之有飢穰,天之行也,禹、湯被之矣”翻譯:世上有災年和豐年,這是自然界的規律,禹、湯這樣的賢君也曾遭受過。該句出自賈誼的《論積貯疏》,這是他給漢文帝劉恆的一篇奏章,主要建議漢文帝重視農業生產,以增加積貯。《論積貯疏》節選世之有飢穰,天之行也,禹、湯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
  • 28543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原文
  •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原文

  •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翻譯: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就不會去享受的。“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出自《論語·里仁篇》,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範疇、原則和理論,對後世都產生過較大影響,又名《論》。“富...
  • 28578
仁者其言也訒出自哪
  • 仁者其言也訒出自哪

  • “仁者,其言也訒”出自儒家經典著作《論語》中的顏淵篇,這句話的意思是:仁者的說話是很謹慎的。“其言也訒”是孔子對於仁者的要求之一,認爲仁者的言行必須要慎重,一言一行都符合周禮的標準,這裏的“訒”既是爲“仁”服務,也是“仁”的言行規範。“仁者,其言也訒”的出處司馬牛問...
  • 8706
大道之行也主旨歸納
  • 大道之行也主旨歸納

  • 此文在闡明“大同”社會基本特徵的基礎上,指出了“大同”社會的美好前景。作者透過自己對理想社會的描寫,表達出希望建立一個“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的一個“大同”社會。《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
  • 6499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的意思翻譯
  •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的意思翻譯

  •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的意思是:同情心就是仁的開端。“惻隱之心,仁之端也”出自《孟子》,在孟子的哲學裏,人性本善且擁有四種天生就有的本心,即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這“四心”就是“仁義禮智”這四種道德範疇的發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先秦〕孟子曰...
  • 6948
大道之行也的譯文
  • 大道之行也的譯文

  • “大道之行也”這句話中的“行”指施行。“大道之行也”的意思是:大道施行的時候。“大道之行也”出自《禮記》,全文闡述了“大同”社會裏的美好前景,寄託了儒家崇高的社會理想,表達了古代人民對美好社會的幸福憧憬。《大道之行也》的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
  • 14299
夫孝 德之本也 教之所由生也 是哪經典的名句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是哪裏經典的名句
齊桓晉文之事原文
  • 齊桓晉文之事原文

  •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爲也”翻譯:哪有仁愛的君主掌權,卻可以做這種陷害百姓的事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爲也”出自《孟子》中《齊桓晉文之事》一文,本文透過孟子游說齊宣王提出放棄霸道,施行王道的經過,比較系統地闡發了孟子的仁政主張。《齊桓晉文之事》原文齊宣王問曰:“...
  • 10442
赤也爲之小孰能爲之大的意思
  • 赤也爲之小孰能爲之大的意思

  • “赤也爲之小,孰能爲之大”的意思:像公西華這樣的人如果只能做小相,那麼誰又能做大相呢?“赤也爲之小,孰能爲之大”出自文言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這句話中的“赤”指的是公西赤,又稱公西華,公西華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赤也爲之小孰能爲之大的原文宗廟會同,非諸...
  • 27109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譯文
  •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譯文

  •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的翻譯: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開始。“惻隱之心,仁之端也”出自《孟子·公孫丑章句上·第六節》。“惻隱之心”是孟子四心說的內容,孟子認爲人性本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心”包括四個方面,包括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惻隱之心的原...
  • 21987
出入之迂也的之意思是
  • 出入之迂也的之意思是

  • “出入之迂也”的“之”是一個連詞,無實際意義。“出入之迂也”一句出自《列子·湯問》中的《愚公移山》一文,意思是:出來進去都要繞道。《列子·湯問》是戰國時列禦寇所著,其主要內容位爲當時社會上所流傳的一些民間傳說、寓言和神話故事,這些傳說和故事都帶有足以警世的教訓...
  • 10678
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的翻譯
  • 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的翻譯

  • 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翻譯是沒有講“仁”的人會遺棄自己父母的。這句話從反面推論,闡述了仁義的必要性,強調的是做人做事要仁義。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出自戰國時期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著的《孟子·梁惠王上》第一章,選自《孟子》。《孟子》是儒家的經典著作,最早見於趙岐...
  • 6755
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翻譯
  • 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翻譯

  • 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意思:一個人的心,也就是千萬人的心。心:心意,意願。該句出自唐代文學家杜牧的賦作《阿房宮賦》。此賦透過對阿房宮興建及毀滅的描寫,生動形象地總結了秦朝統治者驕奢亡國的歷史教訓,向唐朝統治者發出了警告,表現出一個正直文人憂國憂民、匡世濟俗的情懷。《...
  • 24851
羞惡之心義之端也什麼意思
  • 羞惡之心義之端也什麼意思

  • 羞惡之心義之端也出自《孟子·公孫丑上》,是儒家經典著作《孟子》中的一篇。記錄了孟子的一些言行。那麼羞惡之心義之端也什麼意思呢?1、意思是:羞恥心就是施行義的開始。2、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人要有羞恥之心,要知恥,要能分辨善惡,從而做出自己正確的選擇。3、原文選段:“惻隱...
  • 30005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翻譯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 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之的意思
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翻譯
  • 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翻譯

  • 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的意思:繼續陰陽之道而產生宇宙萬事萬物的就是善,成就萬事萬物的是天命之性,亦即道德之義。該句出自《周易·繫辭》,《繫辭》是這7種論述中思想水平最高的作品,《繫辭》中引用了不少孔子的論述,應當經過了孔子以後儒家的整理,可以說《繫辭》是先秦儒家認識...
  • 8170
士之耽兮猶可脫也女之耽兮不可脫也翻譯
  • 士之耽兮猶可脫也女之耽兮不可脫也翻譯

  • 如果是男人愛上女人,想要丟棄太容易了。女人若是愛上男子,要想放下便很困難。這句詩出自《詩經·衛風·氓》第三段,原文節選:“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說兮,不可說也。”譯文:桑樹葉子未落時,綴滿枝頭綠萋萋。噓噓那些斑鳩兒...
  • 4724
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的翻譯
  • 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的翻譯

  • 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翻譯是:不仁義但是得到國家大權的人,是有的;不施行仁德的人卻能得到天下,這樣的事從來不曾有過。這句話出自戰國孟子創作的《孟子·盡心下》。《盡心下》是《孟子》裏最後一篇文章,全文一共三十八章。《孟子》是儒家的經典著作,戰國中...
  • 16762
天之道也全文
  • 天之道也全文

  • 文言文原文翻譯爲:“誠”這種自然的道理,是萬千事物的開始與結束,沒有“誠”,就不存在這萬千事物了。所以,君子把“誠”看得非常貴重,“誠”,並不只是爲了成就自己而已,而是要用它來成就這所有的萬千事物。這(體現的)是仁善,成就萬物,(體現的)是明智。仁和智是本性的功用,是自身和外物合...
  • 31775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句式
  •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句式

  •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的翻譯是天是人類產生的開始,父母是人們生活的根本。“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出自《屈原列傳》,原文: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者,猶離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
  • 15426
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什麼意思
  • 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什麼意思

  • “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的意思:繼續陰陽之道就是美好的事情,成就萬事萬物的是天命之性,亦即道德之義。繼:延續,使之不絕。善:好,美好。成:安定人民生活,確立爲政之道。性:事物固有的性質、特點。該句出自《周易·繫辭上傳》第五章,原文爲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 11036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的意思是什麼
  •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的意思是什麼

  •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的意思是:孝道,如天道的運轉,永恆不變;如地上萬物的自然生長,天經地義,是人民本有的自然的行爲。這句話出自《孝經》三才章第七,是我國古代儒家的倫理學著作,這一章進一步闡述孝道的意義,指出孝道是貫通天、地、人三才爲一的道理。《孝經》天包羅...
  • 29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