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百科幫 >

關於能忍自安佛教典故的百科

能忍自安佛教典故是什麼
  • 能忍自安佛教典故是什麼

  • 能忍則安,讀作:néngrěnzìān。該詞的意思是能夠忍耐,心情自然平靜。那麼網友們知道能忍自安佛教典故是什麼嗎?感興趣的網友們,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1、從前有一隻野狐和一隻野鹿,同住在一顆大樹下。樹因風吹嫩枝被折斷而打在野狐和野鹿的背上。野鹿沒有感覺到什麼,因爲風吹...
  • 9497
《孟母三遷》出自哪個典故
  • 《孟母三遷》出自哪個典故

  •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一定都接觸過成語故事。其中就有孟母三遷。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孟母三遷》出自哪個典故。1、《孟母三遷》出自出自《孟子題辭》。2、《孟子題辭》是東漢時期趙歧作《孟子章句》時寫於開篇的文字,相當於《序》。以上就是給各位帶來的關於《孟母...
  • 15442
秦晉之好出自什麼典故
  • 秦晉之好出自什麼典故

  • 春秋時期,秦晉兩國不止一代互相婚嫁。“秦晉之好”泛指兩家聯姻。那麼秦晉之好出自什麼典故?下面一起來看看吧。1、秦穆公爲了籠絡公子圉,把自己的女兒懷贏嫁給了他。這在當時的社會來說,是一件親上加親的事,按理關係應該是很穩固的了。2、然而公子圉聽說自己的父親病了,外公家...
  • 11725
佛跳牆的典故
  • 佛跳牆的典故

  • 佛跳牆,始於清道光年間,原是福州市聚春園菜館鄭春發所烹製。鄭早年在清布政使周蓮府中當廚師。有一次,福州官錢局請周蓮到家中便宴,席間有一道菜是將雞、鴨、羊肘、火腿等原料加工後,放在紹興酒罈中,煨制而成的。周蓮食後贊不決口。回家後,便要鄭春發試做此菜,但口味不佳,周便帶鄭...
  • 32139
佛教傳入中國後最先翻譯的是哪部經典
  • 佛教傳入中國後最先翻譯的是哪部經典

  • 中國最早傳譯的佛教經典是《四十二章經》,象徵着佛法的里程碑,這部經會告訴我們修行的具體方法,修行的路徑和思維的過程,需要用心去感受。...
  • 23111
佛教四大名山
  • 佛教四大名山

  • 中國佛教的四大名山分別是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觀世音菩薩的道場普陀山、普賢菩薩的道場峨眉山以及地藏王菩薩的道場九華山。五臺山地處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五臺縣境內,方圓三千餘平方公里,海拔三千餘米,由五座山峯環抱合成,五峯高就,峯頂平坦寬闊,其狀如石壘之臺,是故,稱“五...
  • 11434
孺子可教的典故
  • 孺子可教的典故

  • 有一天,張良在圯水橋上散步時,有位老人鞋子掉在橋下,老人叫張良幫他把鞋揀起來。張良下橋把鞋撿了起來,老人又叫張良給他把穿上,張良雖然很不高興,但還是恭敬的替老人穿上鞋。鞋子穿好後,老人起身就走了。沒走多遠便返身回來,對張良說道:“你這小夥子值得我指教。五天後的早上,到橋...
  • 9766
洛陽紙貴是誰的典故
  • 洛陽紙貴是誰的典故

  • 洛陽紙貴出自《晉書·左思傳》。洛陽紙貴的典故是:西晉著名文學家左思創作的《三都賦》被豪門貴族之家爭相傳閱抄寫,從而使洛陽的紙張供不應求,最終導致紙張的價格大漲。洛陽紙貴的意思洛陽紙貴的意思是:指作品的價值高,流傳廣。洛陽紙貴的近義詞有:都中紙貴、交口稱譽、風靡一...
  • 7263
青梅竹馬來自哪個典故
  • 青梅竹馬來自哪個典故

  • “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出自李白的《長幹行》:郎騎竹馬來,繞牀弄青梅。同居長幹裏,兩小無嫌猜。青梅竹馬常用來形容男女兒童之間兩小無猜的情狀。《長幹行》唐·李白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牀弄青梅。同居長幹裏,兩小無嫌猜,十四爲君婦,羞顏未嘗開。低頭向暗壁,千喚不...
  • 9915
洛陽紙貴出自什麼典故
  • 洛陽紙貴出自什麼典故

  • 洛陽紙貴(拼音:Luòyángzhǐguì)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那麼洛陽紙貴出自什麼典故呢?1、出自:唐代房玄齡等人合著《晉書·左思傳》:“於是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爲之紙貴。”2、意思:然後各個富貴之家都互相傳播,洛陽生產的紙變得貴了起來。3、造句:文學理解史上經常有這樣的...
  • 6422
東山再起這個典故出自誰
  • 東山再起這個典故出自誰

  • “東山再起”這個典故出自《晉書·謝安傳》,這個成語指重新擔任要職,常用於比喻失勢之後又重新得勢。“東山再起”的近義詞有:捲土重來、死灰復燃。東山再起的反義詞是:一蹶不振、掛冠而去。東山再起的用例1.壞人很少會放棄他們的歹心,總是會看準時機,準備東山再起。2.以他不...
  • 23738
佛教經典語句有哪些
  • 佛教經典語句有哪些

  • 佛教是與基督教、伊斯蘭教並稱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6世紀至前5世紀,釋迦牟尼創建於古印度。以後廣泛傳播於亞洲及世界各地,對許多國家的社會政治和文化生活產生過重大影響。那麼佛教經典語句有哪些呢?1、有緣而來,無緣而去。世上之事,就是這樣,該來的自然會來,不該來的盼...
  • 9066
風馬牛不相及的典故出自
  • 風馬牛不相及的典故出自

  • “風馬牛不相及”的典故:齊桓公會盟北方七國準備聯合進攻楚國時,楚成王一邊準備軍隊,一邊派大夫屈完迎上前去質問齊國。“風馬牛不相及”就出自這一次交戰前的脣槍舌劍。這次會談後,中原八國諸侯和楚國一起在召陵訂立了盟約,各自回國去了。成語解釋出處:《左傳·僖公四年》:“君...
  • 14463
脣亡齒寒的典故簡短
  • 脣亡齒寒的典故簡短

  • 脣亡齒寒出自《左傳·僖公五年》。春秋時期,晉獻公向虞國借路攻打虢國,虞公答應了。三年之後,晉獻公又一次向虞國借道伐虢,大夫宮之奇勸諫虞公不可脣亡齒寒,再次借路給晉國。但是虞公不聽勸諫,答應了晉國使者。後來,晉國軍隊滅掉了虢國,在軍隊回來的路上,又滅掉了虞國。脣亡齒寒的...
  • 20858
自慚形穢的典故
  • 自慚形穢的典故

  • 晉朝時候,有個驃騎將軍名叫王濟,相貌英俊,才學很好,在城裏頗有名聲。有一年,王濟的外甥衛玠母子前來投靠他。王濟一見衛玠如此眉清目秀,風度翩翩,簡直驚呆了。他對衛母說:“別人都說我相貌漂亮過人,現在與外甥一比,我真是太難看了!”過了幾天,王濟帶着衛玠,去拜見親朋好友。走到街上,...
  • 32352
狡兔三窟的典故
  • 狡兔三窟的典故

  • 狡兔三窟的典故出自於《戰國策·齊策四》。馮諼說:“狡兔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意思是狡猾的兔子有三個洞。比喻避禍藏身的地方多或藏身的計劃周密。狡兔三窟的典故春秋時代,在齊國有位名叫孟嘗君的人,他非常喜歡與文學家還有俠客風範的人交朋友,爲了...
  • 20618
佛教起源於哪裏
  • 佛教起源於哪裏

  • 佛教起源於公元前6世紀的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也就是如今的尼泊爾境內,創立者出身爲釋迦族,姓喬達摩,名悉達多,後人稱之爲“釋迦牟尼”,釋迦牟尼”的意思就是釋迦族的賢人。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的意思就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佛教信徒修習佛教的目的即...
  • 10517
佛教與道教有什麼區別
  • 佛教與道教有什麼區別

  • 道教和佛教的區別是教義不同。在對待人的生死觀裏,道教崇尚仙道貴生,渴望長生久視。無論是辟穀修行,還是服用外丹,性命雙修,都是爲了今世,最終的追求是證道成仙。而佛教則相反,佛教的修行目標是涅槃脫離生死輪迴之苦,今生的種種努力可以在來世獲得福報。無復煩惱痛苦,遠離一切貪嗔...
  • 22422
有哪些佛家經典句子
  • 有哪些佛家經典句子

  • 1、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2、世界原本就不是屬於你,因此你用不着拋棄,要拋棄的是一切的執着。萬物皆爲我所用,但非我所屬。3、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4、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5、佛曰:我執,是痛...
  • 10782
佛教與道教有哪些不同
  • 佛教與道教有哪些不同

  • 佛教是外傳宗教,追求死後的極樂世界,講究來世,而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目的是修身養性追求永生,講究今生,二者有本質上的不同。道教是中國漢民族中的土生教,它是一個十分龐雜的文化綜合體,對中國的歷史、文化、醫學等的發展有過重大的影響。道教認爲,人的生命由元氣構成,肉體是...
  • 11014
洛陽紙貴出自什麼典故故事
  • 洛陽紙貴出自什麼典故故事

  • 洛陽紙貴出自《晉書·左思傳》中的典故。晉代文學家左思,小時候是個非常頑皮、不愛讀書的孩子。有一天,左思的父親與朋友們聊天,朋友們羨慕他有個聰明可愛的兒子。左思的父親嘆氣說:“別提他了,小兒左思的學習,還不如我小時候,看來沒有多大的出息了。”小左思知道後覺得不好好念...
  • 13256
君子自強不息的典故
  • 君子自強不息的典故

  • 自強不息的故事:北宋文學家、政治家范仲淹自小就勤奮苦讀,但是他家裏十分貧窮,沒有飯吃,只能喝粥。在冬天,家裏煮好粥,讓粥結冰,再用刀切成一小塊一小塊,每天只能吃一塊。范仲淹的朋友知道後,給他送來吃的,他就任食物腐壞,也不碰,他跟朋友說不能讓自己學會享受,最後終於有所作爲。自強...
  • 22004
東山再起的典故出自於
  • 東山再起的典故出自於

  • 東晉時期,謝安是一個有才能的人,曾做過官,後來辭去官職,跑到會稽東山隱居起來。到了40歲時,謝安終於再度入朝做官,直到任宰相之職。公元383年,前秦國君苻堅親率八十多萬大軍從長安出發,準備南下滅晉。消息傳到建康,晉孝武帝和文武官員都驚慌了。百姓不願讓江南陷落在前秦手裏,大家...
  • 18567
佛狸祠下的典故有什麼寓意呢
  • 佛狸祠下的典故有什麼寓意呢

  • “佛狸祠下”出自南宋詞人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佛狸是北魏的皇帝,距南宋已有七八百年之久,北方的百姓把他當作神來供奉。辛棄疾看到這個情景,不忍回首當年的“烽火揚州路”。四十三年前,完顏亮發兵南侵,曾駐紮在佛狸祠所在的瓜步山上,嚴督金兵搶渡長江。以古喻...
  • 20454
印度傳入中國的佛教經典是什麼
  • 印度傳入中國的佛教經典是什麼

  • 中國最早傳譯的佛教經典是《佛說四十二章經》。據歷史記載,《佛說四十二章經》是從印度傳到中國來的第一部重要經典著作。迦葉摩騰、竺法蘭把佛所說的某一段話稱爲一章,共選集了四十二段話,編集成了這部《佛說四十二章經》。又繪畫釋迦牟尼佛像供養,由是東土佛法僧三寶具足,是...
  • 26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