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生活百科帮 >

关于教也者的百科

长善而救其失出自
  • 长善而救其失出自

  •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出自《礼记·学记》,意思是教书的人,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并且能引导学生纠正自己的失误过错。原文“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译...
  • 11439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翻译
  •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翻译

  •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意思:教育,也就是培养、发扬学生的长处,而补救、避免学生的短处。该句出自《礼记》中《学记》一章,是世界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文献。《学记》原文学记战国·乐正克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
  • 21454
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的翻译 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意思 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出自
孺子不可教也的意思是什么
  • 孺子不可教也的意思是什么

  • “孺子不可教也”的意思是:这个小孩子无法教导。“孺子不可教也”常指一个人资质愚顿、不知变通、无法教导。“孺子不可教也”这句话改编自“孺子可教”,原句出自司马迁的《史记·留侯世家》。孺子可教的原文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 5757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文言文翻译
  •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文言文翻译

  • 石奢是楚昭王的国相,他为人刚强正直廉洁公正,既不阿谀逢迎,也不胆小避事。一次出行属县的途中遇见有凶手杀人,他追捕凶犯,发现凶犯竟然是自己的父亲。他放走父亲,回来便把自己囚禁起来。他派人告诉昭王说:“杀人的凶犯,是我的父亲。如果用惩治父亲来树立政绩,这是不孝;若废弃法度纵...
  • 7467
非物自外至者也 自中出生于心也出自
  • 非物自外至者也 自中出生于心也出自

  • 意思是:不是借外物从表面上做出来的,而是发自人的内心。出自“五经”之一——《礼记》中的卷二十五《祭统》。原句如下:“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这句话是对“祭”进行解释说明的,全句的意思是说,真正意义上的祭祀之礼,应该是发自内心深处的自觉行动,而不是外界...
  • 32402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翻译
  •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翻译

  •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的意思:能够成就大事的人,总是不偏离他的纯洁、善良的心。该句选自《孟子·离娄下》是一本内容涉及政治、历史、教育和个人立身处世等诸多方面的古籍。《孟子·离娄下》简介《孟子·离娄下》篇原文共33章,《离娄章句下》选18章。这18篇分别为《...
  • 8635
爱的教育作者是谁
  • 爱的教育作者是谁

  •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创作的长篇日记体小说。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位叫安利柯的小男孩在学校成长的故事。作品以教育为目的,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鼓励人们消除阶级观念,在交往中努力实现各阶级人民相互尊重和相互平等。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意大利因...
  • 4442
兽骇者覆也中覆的意思
  • 兽骇者覆也中覆的意思

  • “兽骇者,覆也”这句话中“覆”的含义是:覆盖、埋伏,指有敌军潜藏、埋伏在此处。这句话的意思是:有野兽惊惶而四处奔逃的地方,一定有敌军潜藏在此处。“兽骇者,覆也”出自《孙子兵法·行军》。《孙子兵法》是中国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著作。原句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翻译:有...
  • 12345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句式
  •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句式

  •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的翻译是天是人类产生的开始,父母是人们生活的根本。“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出自《屈原列传》,原文: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
  • 15426
夫孝 德之本也 教之所由生也 是哪经典的名句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是哪里经典的名句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什么意思
  •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什么意思

  •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的意思:继续阴阳之道就是美好的事情,成就万事万物的是天命之性,亦即道德之义。继:延续,使之不绝。善:好,美好。成:安定人民生活,确立为政之道。性:事物固有的性质、特点。该句出自《周易·系辞上传》第五章,原文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 11036
仁者其言也讱出自哪
  • 仁者其言也讱出自哪

  • “仁者,其言也讱”出自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的颜渊篇,这句话的意思是:仁者的说话是很谨慎的。“其言也讱”是孔子对于仁者的要求之一,认为仁者的言行必须要慎重,一言一行都符合周礼的标准,这里的“讱”既是为“仁”服务,也是“仁”的言行规范。“仁者,其言也讱”的出处司马牛问...
  • 8706
通国之善弈者也善的意思
  • 通国之善弈者也善的意思

  • 通国之善弈者也善的意思是这个人是闻名全国的下棋高手,出自《孟子·告子》,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让弈秋教导...
  • 18517
项籍者下相人也翻译
  • 项籍者下相人也翻译

  • 项籍是下相人,字羽。当初起兵反秦的时候,年纪只有二十四岁。他的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的将领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戮的那个人。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的将领,被封在项地,所以姓项。项籍年轻的时候,学习认字写字没有完成,便放弃了;又学习击剑等武艺,也没有学成。项梁对他...
  • 18099
日新者日进也的前一句是什么
  • 日新者日进也的前一句是什么

  • “日新者日进也”的前一句是君子之学必日新。“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出自程颢、程颐的《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十五》,完整句子为:“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译文:君子学习,每天要不断地追求新事物新知识,追求新事物...
  • 31740
君子之教,喻也的意思
  • 君子之教,喻也的意思

  • “君子之教,喻也”的意思是高明的老师善于用启发的方法来教育学生。“君子之教,喻也”出自《学记》,《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君子之教,喻也”这句话在《学...
  • 17418
臣之所好者道也的翻译
  • 臣之所好者道也的翻译

  • “臣之所好者,道也”是判断句,者……也,表判断。这句话的意思是臣下所注重探究的是事物的规律,出自《庄子·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一段。《庖丁解牛》原文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 7055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翻译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之的意思
之乎者也是什么意思
  • 之乎者也是什么意思

  • 之乎者也,汉语成语,拼音是zhīhūzhěyě。那么网友们知道之乎者也是什么意思吗?感兴趣的网友们,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之乎者也意思是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借指话语或文章半文半白;也用来形容文言文,还形容半文不白的文章。2、成语出处:宋·文莹《湘山野录》:“之乎者也...
  • 16597
食色者性也下句是啥
  • 食色者性也下句是啥

  • 食色者性也下一句是“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这句话出自《孟子·告子》篇《孟子》和《论语》都一样,原来没有标题,后人一般以每章的前两三个字为标题。孟子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就是气势浩然,这种风格的来源是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具有这种浩然正气的人才能本着压倒...
  • 10698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翻译
  •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翻译

  •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翻译是:灭掉秦国的正是秦国,不是天下的人。这句话出自唐代文学家杜牧的《阿房宫赋》。《阿房宫赋》运用了比喻、想像、夸张等手法,铺排、描写、议论等方式,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毁灭的描写,为当时最高统治者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和警示,表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
  • 22597
孝悌也者
  • 孝悌也者

  • “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的意思是:孝顺敬重父母与兄长,这难道不是做人的根本吗?这句话出自孔子以及孔子的再传弟子编著的《论语·學而》篇,原文是: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原文节选翻译有...
  • 8546
竹木者何树之不花者也的翻译
  • 竹木者何树之不花者也的翻译

  • “竹木者何?树之不花者也”的意思是:竹木是什么?是不开花的树。“竹木者何?树之不花者也”出自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的《闲情偶寄》。《闲情偶寄》包括《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居室部》、《器玩部》、《饮馔部》、《种植部》、《颐养部》等八个部分。种植部...
  • 26357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翻译
  •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翻译

  •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的意思:继续阴阳之道而产生宇宙万事万物的就是善,成就万事万物的是天命之性,亦即道德之义。该句出自《周易·系辞》,《系辞》是这7种论述中思想水平最高的作品,《系辞》中引用了不少孔子的论述,应当经过了孔子以后儒家的整理,可以说《系辞》是先秦儒家认识...
  • 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