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生活百科帮 >

关于能忍自安佛教典故的百科

能忍自安佛教典故是什么
  • 能忍自安佛教典故是什么

  • 能忍则安,读作:néngrěnzìān。该词的意思是能够忍耐,心情自然平静。那么网友们知道能忍自安佛教典故是什么吗?感兴趣的网友们,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从前有一只野狐和一只野鹿,同住在一颗大树下。树因风吹嫩枝被折断而打在野狐和野鹿的背上。野鹿没有感觉到什么,因为风吹...
  • 9497
自惭形秽的典故
  • 自惭形秽的典故

  • 晋朝时候,有个骠骑将军名叫王济,相貌英俊,才学很好,在城里颇有名声。有一年,王济的外甥卫玠母子前来投靠他。王济一见卫玠如此眉清目秀,风度翩翩,简直惊呆了。他对卫母说:“别人都说我相貌漂亮过人,现在与外甥一比,我真是太难看了!”过了几天,王济带着卫玠,去拜见亲朋好友。走到街上,...
  • 32352
洛阳纸贵是谁的典故
  • 洛阳纸贵是谁的典故

  • 洛阳纸贵出自《晋书·左思传》。洛阳纸贵的典故是: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创作的《三都赋》被豪门贵族之家争相传阅抄写,从而使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最终导致纸张的价格大涨。洛阳纸贵的意思洛阳纸贵的意思是:指作品的价值高,流传广。洛阳纸贵的近义词有:都中纸贵、交口称誉、风靡一...
  • 7263
唇亡齿寒的典故简短
  • 唇亡齿寒的典故简短

  • 唇亡齿寒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春秋时期,晋献公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虞公答应了。三年之后,晋献公又一次向虞国借道伐虢,大夫宫之奇劝谏虞公不可唇亡齿寒,再次借路给晋国。但是虞公不听劝谏,答应了晋国使者。后来,晋国军队灭掉了虢国,在军队回来的路上,又灭掉了虞国。唇亡齿寒的...
  • 20858
秦晋之好出自什么典故
  • 秦晋之好出自什么典故

  • 春秋时期,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秦晋之好”泛指两家联姻。那么秦晋之好出自什么典故?下面一起来看看吧。1、秦穆公为了笼络公子圉,把自己的女儿怀赢嫁给了他。这在当时的社会来说,是一件亲上加亲的事,按理关系应该是很稳固的了。2、然而公子圉听说自己的父亲病了,外公家...
  • 11725
东山再起的典故出自于
  • 东山再起的典故出自于

  • 东晋时期,谢安是一个有才能的人,曾做过官,后来辞去官职,跑到会稽东山隐居起来。到了40岁时,谢安终于再度入朝做官,直到任宰相之职。公元383年,前秦国君苻坚亲率八十多万大军从长安出发,准备南下灭晋。消息传到建康,晋孝武帝和文武官员都惊慌了。百姓不愿让江南陷落在前秦手里,大家...
  • 18567
佛教起源于哪里
  • 佛教起源于哪里

  •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也就是如今的尼泊尔境内,创立者出身为释迦族,姓乔达摩,名悉达多,后人称之为“释迦牟尼”,释迦牟尼”的意思就是释迦族的贤人。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的意思就是觉者,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
  • 10517
君子自强不息的典故
  • 君子自强不息的典故

  • 自强不息的故事: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自小就勤奋苦读,但是他家里十分贫穷,没有饭吃,只能喝粥。在冬天,家里煮好粥,让粥结冰,再用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每天只能吃一块。范仲淹的朋友知道后,给他送来吃的,他就任食物腐坏,也不碰,他跟朋友说不能让自己学会享受,最后终于有所作为。自强...
  • 22004
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谁
  • 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谁

  • “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晋书·谢安传》,这个成语指重新担任要职,常用于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东山再起”的近义词有:卷土重来、死灰复燃。东山再起的反义词是:一蹶不振、挂冠而去。东山再起的用例1.坏人很少会放弃他们的歹心,总是会看准时机,准备东山再起。2.以他不...
  • 23738
青梅竹马来自哪个典故
  • 青梅竹马来自哪个典故

  •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出自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青梅竹马常用来形容男女儿童之间两小无猜的情状。《长干行》唐·李白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
  • 9915
洛阳纸贵出自什么典故
  • 洛阳纸贵出自什么典故

  • 洛阳纸贵(拼音:Luòyángzhǐguì)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那么洛阳纸贵出自什么典故呢?1、出自:唐代房玄龄等人合著《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2、意思:然后各个富贵之家都互相传播,洛阳生产的纸变得贵了起来。3、造句:文学理解史上经常有这样的...
  • 6422
佛狸祠下的典故有什么寓意呢
  • 佛狸祠下的典故有什么寓意呢

  • “佛狸祠下”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佛狸是北魏的皇帝,距南宋已有七八百年之久,北方的百姓把他当作神来供奉。辛弃疾看到这个情景,不忍回首当年的“烽火扬州路”。四十三年前,完颜亮发兵南侵,曾驻扎在佛狸祠所在的瓜步山上,严督金兵抢渡长江。以古喻...
  • 20454
孺子可教的典故
  • 孺子可教的典故

  • 有一天,张良在圯水桥上散步时,有位老人鞋子掉在桥下,老人叫张良帮他把鞋拣起来。张良下桥把鞋捡了起来,老人又叫张良给他把穿上,张良虽然很不高兴,但还是恭敬的替老人穿上鞋。鞋子穿好后,老人起身就走了。没走多远便返身回来,对张良说道:“你这小伙子值得我指教。五天后的早上,到桥...
  • 9766
佛教四大名山
  • 佛教四大名山

  • 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分别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普陀山、普贤菩萨的道场峨眉山以及地藏王菩萨的道场九华山。五台山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五台县境内,方圆三千余平方公里,海拔三千余米,由五座山峰环抱合成,五峰高就,峰顶平坦宽阔,其状如石垒之台,是故,称“五...
  • 11434
佛教经典语句有哪些
  • 佛教经典语句有哪些

  • 佛教是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释迦牟尼创建于古印度。以后广泛传播于亚洲及世界各地,对许多国家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那么佛教经典语句有哪些呢?1、有缘而来,无缘而去。世上之事,就是这样,该来的自然会来,不该来的盼...
  • 9066
《孟母三迁》出自哪个典故
  • 《孟母三迁》出自哪个典故

  •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一定都接触过成语故事。其中就有孟母三迁。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孟母三迁》出自哪个典故。1、《孟母三迁》出自出自《孟子题辞》。2、《孟子题辞》是东汉时期赵歧作《孟子章句》时写于开篇的文字,相当于《序》。以上就是给各位带来的关于《孟母...
  • 15442
狡兔三窟的典故
  • 狡兔三窟的典故

  • 狡兔三窟的典故出自于《战国策·齐策四》。冯谖说:“狡兔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意思是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比喻避祸藏身的地方多或藏身的计划周密。狡兔三窟的典故春秋时代,在齐国有位名叫孟尝君的人,他非常喜欢与文学家还有侠客风范的人交朋友,为了...
  • 20618
佛跳墙的典故
  • 佛跳墙的典故

  • 佛跳墙,始于清道光年间,原是福州市聚春园菜馆郑春发所烹制。郑早年在清布政使周莲府中当厨师。有一次,福州官钱局请周莲到家中便宴,席间有一道菜是将鸡、鸭、羊肘、火腿等原料加工后,放在绍兴酒坛中,煨制而成的。周莲食后赞不决口。回家后,便要郑春发试做此菜,但口味不佳,周便带郑...
  • 32139
佛教与道教有什么区别
  • 佛教与道教有什么区别

  • 道教和佛教的区别是教义不同。在对待人的生死观里,道教崇尚仙道贵生,渴望长生久视。无论是辟谷修行,还是服用外丹,性命双修,都是为了今世,最终的追求是证道成仙。而佛教则相反,佛教的修行目标是涅槃脱离生死轮回之苦,今生的种种努力可以在来世获得福报。无复烦恼痛苦,远离一切贪嗔...
  • 22422
有哪些佛家经典句子
  • 有哪些佛家经典句子

  • 1、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2、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着。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4、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5、佛曰:我执,是痛...
  • 10782
佛教传入中国后最先翻译的是哪部经典
  • 佛教传入中国后最先翻译的是哪部经典

  • 中国最早传译的佛教经典是《四十二章经》,象征着佛法的里程碑,这部经会告诉我们修行的具体方法,修行的路径和思维的过程,需要用心去感受。...
  • 23111
洛阳纸贵出自什么典故故事
  • 洛阳纸贵出自什么典故故事

  • 洛阳纸贵出自《晋书·左思传》中的典故。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左思的父亲叹气说:“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小左思知道后觉得不好好念...
  • 13256
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经典是什么
  • 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经典是什么

  • 中国最早传译的佛教经典是《佛说四十二章经》。据历史记载,《佛说四十二章经》是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第一部重要经典著作。迦叶摩腾、竺法兰把佛所说的某一段话称为一章,共选集了四十二段话,编集成了这部《佛说四十二章经》。又绘画释迦牟尼佛像供养,由是东土佛法僧三宝具足,是...
  • 26191
风马牛不相及的典故出自
  • 风马牛不相及的典故出自

  • “风马牛不相及”的典故:齐桓公会盟北方七国准备联合进攻楚国时,楚成王一边准备军队,一边派大夫屈完迎上前去质问齐国。“风马牛不相及”就出自这一次交战前的唇枪舌剑。这次会谈后,中原八国诸侯和楚国一起在召陵订立了盟约,各自回国去了。成语解释出处:《左传·僖公四年》:“君...
  • 14463
佛教与道教有哪些不同
  • 佛教与道教有哪些不同

  • 佛教是外传宗教,追求死后的极乐世界,讲究来世,而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目的是修身养性追求永生,讲究今生,二者有本质上的不同。道教是中国汉民族中的土生教,它是一个十分庞杂的文化综合体,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医学等的发展有过重大的影响。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
  • 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