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生活百科帮 >

关于荀子的百科

荀子是哪个学派的
  • 荀子是哪个学派的

  • 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荀子出生于公元前313年,是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字卿,常被尊称为“荀卿”。荀子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推崇孔子的思想,有“天道自然”“天行有常”“天人相分”等思想观点。...
  • 26494
不能则学上一句是什么
  • 不能则学上一句是什么

  • 相信很多人都在课本中背过古诗词,但是过不了多久有些人就忘记了,然而部分朋友就想知道,究竟不能则学上一句是什么呢?1、不能则学前一句是:不知则问。2、不知则问,不能则学意思是有不知道的就要虚心向他人请教,有不明白的地方就要深入学习。教育学生不懂就问,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 4572
荀子主张什么
  • 荀子主张什么

  • 荀子在政治上提出“仁义”和“王道”,“君舟民水”,制天命而用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旬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
  • 15535
荀子劝学讲了什么道理
  • 荀子劝学讲了什么道理

  • (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出自荀子的《劝学》。《劝学》节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
  • 13730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意思是什么
  •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意思是什么

  •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出自《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那么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意思是什么呢?1、意思: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2、比喻积累的作用,可以充实...
  • 26516
荀子是哪个学派的
  • 荀子是哪个学派的

  •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先秦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荀子早年游学于齐,学问博大,曾三次担任当时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约公元前264年,荀子应秦昭襄王聘,西游入秦。后曾返回赵国,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前。后来荀子受楚国春申君之用,为兰陵令...
  • 19915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是什么意思
  •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是什么意思

  •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出自《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那么锲而舍之朽木不折是什么意思呢?1、意思:(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意在说明,学习需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才能成功。2、原文相关段落引用如下:积土成山...
  • 17252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出自何处
  •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出自何处

  •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意思是水可以载着舟行驶,同样也可以让舟覆灭。唐太宗李世民常用此话告诫众人,久之成了李世民的“名言”。原意指的是,在水上,水可以载着舟行驶,同样也可以让舟覆灭。对于天下而言,黎民就好像是众多水滴汇成的大海,天子就好似海上的一片舟。比喻在平时,一样事物往...
  • 24108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出自哪里
  •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出自哪里

  •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意思是: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下面一起来看看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出自哪里。1、出自《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2、这篇文章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
  • 17402
荀子史籍记载有哪些
  • 荀子史籍记载有哪些

  •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那么网友们知道荀子史籍记载有哪些吗?感兴趣的网友们,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荀卿,是赵国人。五十岁的时候才到齐国来游说讲学。邹衍的学说曲折夸大而多空洞的论辩;邹奭的文章完备周密但难以实行;淳于髡,若与他...
  • 19176
荀子人物生平有哪些
  • 荀子人物生平有哪些

  •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战国末期赵国人。那么荀子人物生平有哪些呢?1、世系。《元和姓纂》载“晋有荀林父生庚裔荀况”,而关于春秋时期荀氏的记载见于(桓王)十三年(公元前678年)“晋曲沃灭荀,以其地赐大夫原氏黯,是为荀叔”。《左传》僖公九...
  • 19811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自哪里荀子
  •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自哪里荀子

  •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自《荀子·劝学》。这句话比喻后来者胜过前人,如学生超过老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意思是:靛青从蓼蓝中提炼出来,但是靛青的颜色比蓼蓝更深。其中“青”指的是靛青,“蓝”指的是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原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4882
荀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 荀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 荀子的主要思想:1、天道自然的思想;2、“天行有常”的思想;3、“天人相分”的思想;4、“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5、“化性起伪”的性恶论。荀子简介荀子,名况,字卿,汉族,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
  • 32660
荀子是什么学派的
  • 荀子是什么学派的

  •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先秦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荀子早年游学于齐,学问博大,曾三次担任当时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约公元前264年,荀子应秦昭襄王聘,西游入秦。后曾返回赵国,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前。后来荀子受楚国春申君之用,为兰陵令...
  • 22430
青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意思是什么 荀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意思
  • 青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意思是什么 荀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意思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意思是: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与之相关的有一句名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一个俗语,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自战国时期荀子创作的...
  • 4684
劝学的翻译
  • 劝学的翻译

  •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面提取来的,可是它却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笔直,合乎墨线,用煣的工艺将它制作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因为风吹日晒而变得干枯,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 20957
劝学注释及翻译荀子
  • 劝学注释及翻译荀子

  • 《劝学》的选节翻译: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水做的,然而却比水更寒冷。木材笔直,合乎墨线。但是使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到)如圆规画的一般的标准了。即使又晒干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用火萃取使它成为这样的。因此...
  • 16493
荀子是什么人
  • 荀子是什么人

  • 荀子是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先秦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荀子的思想偏向于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法”,重视社会上人们...
  • 17727
《荀子·劝学》原文
  • 《荀子·劝学》原文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自《荀子·劝学》。《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句话的意思是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水凝成的,但比水更冷。这篇文章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
  • 9752
荀子是哪个时期的人
  • 荀子是哪个时期的人

  • 荀子是战国末期赵国人。荀子名况,字卿,汉族人,是中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西汉时因避讳汉宣帝刘询又称孙卿。荀子的姓氏来源于荀息,桓王十三年(公元前678年)“晋曲沃灭荀,以其地赐大夫原氏黯,是为荀叔”,在《左传》中记载“荀叔”即为“荀息”,因此被封以荀国故地名为姓。...
  • 28493
故不积跬步下一句是什么
  • 故不积跬步下一句是什么

  • 故不积跬步出自《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那么故不积跬步下一句是什么呢?1、故不积跬步下一句:无以至千里。2、原文节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
  • 11034
道虽迩是什么意思
  • 道虽迩是什么意思

  • 中国拥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大国,各种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那么道虽迩是什么意思呢?1、意思是路程虽然很近。2、此句出自荀子所作的《荀子修身》:“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3、意思是:路程虽近,不走就达不到目的地;事情虽小,不做就成功不了。...
  • 23812
荀子的姓名是什么
  • 荀子的姓名是什么

  •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荀子十五岁时,游学于齐国,在稷下留居了很长时间。后来离开齐国,来到楚国,被春申君任命为兰陵令。春申君死后,荀子被罢官,居住在兰陵,传道授业,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一生著有《荀子》《劝学》《荀子·赋篇》等文...
  • 5242
荀子的思想主张
  • 荀子的思想主张

  • 荀子最主要的思想主张是“性恶论”。荀子的天人论,是荀子思想中最具积极进步意义的思想之一,主张“天行有常”、“人可制天命而用之”。隆礼重法、人而能群、分等级而治是荀子的又一重要思想主张。“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是《性恶》篇的中心思想,这里表达了两个意思:其一,人性...
  • 7868
不能则学是什么意思
  • 不能则学是什么意思

  • 不能则学出自战国时期荀子的《非十二子》,《非十二子》是《荀子》的篇名。那么不能则学是什么意思呢?1、意思是:有不明白的地方就要深入学习。2、全句是“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意思是“有不知道的就要虚心向他人请教,有不明白的地方就要深入学习。教育学生不懂...
  • 3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