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生活百科帮 >

教育

> 天石砚铭并序赏析

天石砚铭并序赏析

《天石砚铭》的译文:苏轼到了十二岁时,在居住的纱縠寓所的空地上,和一群儿童玩掘地的游戏。苏轼得到一块奇异的石头,形状像鱼,外表温润晶莹,呈现浅绿色,石头的里外都点缀着细小的银星,击打它就会发出铿锵的声音。试着拿它当砚台用,很容易发墨,只是没有储水的地方。

天石砚铭文言文翻译 天石砚铭并序赏析

先父说:“这是一方天砚啊!具有砚的品质,就是形状不太完整罢了。”于是把它还给我,说:“这是你文章发达的祥瑞之兆。”我十分珍爱地使用它,并在上面刻上铭文说:“一旦接受了上天的造就,就永远不再改变初衷。或以品德为高,或要保全形体。如果两者都有,那我取法什么?仰人鼻息跪人脚下吗?这样的人世间有很多。”

元丰二年秋七月,我获罪入狱,全家人流离失所,书籍也丢失散乱。第二年来到黄州,寻找我那方砚台,却怎么也找不到,我以为把它丢失了。元丰七年七月,乘船到到当涂,翻开书箱,忽然又看见了它,非常高兴。于是把它交给儿子苏迨和苏过。装砚的匣子虽然不十分精致,却是先父亲手雕刻的啊,并命匠人按砚的形状做的,不能更换。

天石砚铭文言文翻译 天石砚铭并序赏析 第2张

《天石砚铭》的原文

轼年十二时,于所居纱縠行宅隙地中,与群儿凿地为戏。得异石,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铿然。试以为砚,甚发墨,顾无贮水处。先君曰:“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也。”轼宝而用之,且为铭曰:

一受其戒,而不可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均是二者,顾予安取。仰唇俯足,世固多有。

元丰二年秋七月,予得罪下狱,家属流离,书籍散乱。明年至黄州,求砚不复得,以为失之矣。七年七月,舟行至当涂,发书笥,忽复见之。甚喜,以付迨、过。其匣虽不工,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而使工人就成之者,不可易也。

天石砚铭文言文翻译 天石砚铭并序赏析 第3张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shbkb.com/jy/26l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