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百科幫 >

生活

> 書法四體的起源

書法四體的起源

中國書法四體是指“正”“草”“隸”“篆”四體。正:正書不僅指楷書,還指魏碑;草:指以張旭、懷素等爲代表的狂草,也指大草;隸:亦稱漢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型;篆:是甲骨、鐘鼎、石鼓及小篆的總稱,是傳世最早的可識文字。

書法四體是指什麼 書法四體的起源

書法四體是指什麼

正書:就是楷書,也叫正楷、真書。由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比較簡化,其特點是橫平豎直。這種漢字字型是現在通行的漢字手寫正體字。

草書:指以張旭、懷素等爲代表的狂草,也指大草。特點是結構簡省、筆畫連綿,形態優美。草書形成於漢代,是爲了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唐代孫過庭的《書譜》是草書的代表。

書法四體是指什麼 書法四體的起源 第2張

隸書:亦稱漢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型。字型特點是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呈長方形狀,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隸書產生於秦末漢初,開始主要用於抄寫公文,爲求簡便,後來也用於書寫碑刻與摩崖石刻。

篆書:篆書是甲骨文、大篆、小篆的統稱。歷史悠久,距今已有三千年歷史,是傳世最早的可識文字。篆書的筆法瘦勁挺拔,直線較多,起筆有方筆、圓筆,也有尖筆,手筆“懸針”較多。

標籤: 起源 四體 書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bkb.com/zh-hant/shenghuo/4x4k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