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生活百科帮 >

影视

> 什么是相控阵雷达

什么是相控阵雷达

相控阵技术,早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就已经出现。1937年,美国首先开始这项研究工作。但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才研制出2部实用型舰载相控阵雷达。那么什么是相控阵雷达?

什么是相控阵雷达

1、相控阵雷达即相位控制电子扫描阵列雷达,其快速而精确转换波束的能力使雷达能够在1min内完成全空域的扫描。所谓相控阵雷达是由大量相同的辐射单元组成的雷达面阵,每个辐射单元在相位和幅度上独立受波控和移相器控制,能得到精确可预测的辐射方向图和波束指向。雷达工作时发射机通过馈线网络将功率分配到每个天线单元,通过大量独立的天线单元将能量辐射出去并在空间进行功率合成,形成需要的波束指向。

2、相控阵雷达(PAR),就是指通过相位控制电子对阵列雷达进行扫描,利用大量的个别控制的小型的天线进行单元排列,最终形成天线阵面,并且每一个天线单元都由各自独立的开关进行控制,形成不同的相位波束。相控阵的发射是以一种干涉原理形成一个将近于直的雷达主瓣,许多旁瓣的产生是因为进行组合的天线单元是不均匀的。

3、相控阵雷达可以分成两个种类。第一,被动无源式,简称PESA,它是一种技术性能比较低的雷达,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发展成熟,并且应用于舰艇和中小型的飞机上面。第二种,是比第一种性能更加优异,发展前景也足够好,并且技术性能也更加的高的雷达技术,这种技术是到了90年代末才得以应用,开始应用于战机和舰载系统的,这种技术就是“主动有源式(AESA)”。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相控阵雷达的全部内容。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shbkb.com/ys/lqdep.html